简介:作为民族化的哲学范畴,“阴阳”是“贯穿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在此范畴统辖下,划归“阳”之系列的有天、父、雄、刚、上、动、大,划归“阴”之系列的有地、母、雌、柔、下、静、小。词序排列上。“阴阳”是先阴后阳,“乾坤”是先乾后坤;若对应使用,要么是以“阴阳”对“坤乾”,要么是以“乾坤”对“阳阴”,依此类推,方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譬如,《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阴阳——柔刚)《庄子·天道》:“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静动——阴阳)王弼《周易注·屯》:“阴求与阳,弱求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阴阳——弱强)诸如此类,都可谓是符合常规的“对位使用”。然而,与此相异的“错位使用”,在古籍里也常见。例如“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庄子·在宥》)、“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四时》)、“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礼治》)、“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顺逆之理”(《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等等,其中跟“阴阳”对举的都不是“地天”而是“天地”,这种现象值得学人注意。
简介: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让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更让西藏各族人民欢呼雀跃。曾长期在西藏工作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阴法唐获悉这一特大喜讯后.兴奋地说:“青藏铁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路、富裕路、幸福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座不朽丰碑!建设青藏铁路也是我几十年的心愿。现在终于变成现实了。我感到非常激动和欣慰!”作为“国字号”工程的青藏铁路。其决策、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为青藏铁路能早日顺利开工建设、全线贯通,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阴法唐就是其中之一。当我们欢庆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激动时刻.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众多“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这一承载中华民族宏愿的光辉工程!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进阴法唐的家,请他介绍青藏铁路决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些情况。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娓娓道来他所知道的一切:
简介:1937年9月,在全面抗战的隆隆炮火声中,钱塘江大桥——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终于飞架于钱江南北。作为大桥的设计者和建桥的主持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名字从此和钱塘江大桥紧紧联系在一起了,然而另一个建桥的关键人物,人们或许就比较陌生了,他就是建桥的倡议者。促成者和组织者,时任浙江省政府建设厅长的曾养甫。力倡建桥钱塘江横亘浙中,将浙省一分而为浙东浙西。波涛汹涌的钱江潮一方面因其壮丽景观名闻遐迩,另一方面也确实成为交通一大障碍,自古便称天堑。唐代诗人施肩吾在《钱塘渡口》诗中,就发出“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的感慨。在钱塘江上建桥,是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然而,真
简介:《讲孟余话》是日本倒幕维新运动的先驱者吉田松阴(1830—1859)的代表作。松阴在读书方法上强调自己主体性的理解,否定传统的经学方法,从兵学角度出发,对《孟子》进行了颇具个性的重新解释。《讲孟余话》既反映了松阴对时局的认识,也体现了其在西方的威胁面前维护日本独立的具体设想。尤其是其中阐述的民政论和国体论,都具有明确的兵学对策论的意义。这部书立足于兵学者的立场,整合兵学与经学,展示了松阴学问的最终形态。以兵学的立场来取舍儒学,增强了儒学的实用性与行动性,同时也不免削弱了儒家理想主义和道德普遍主义;以儒学来辅助兵学,增强了兵学的政治性和规范性,同时也不免削弱了政治理性主义,陷入狂热的尊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