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最近,我们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毓铨先生,请他谈谈自己的洽学经验和对中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希望。王先生访问美国归来不久,前些时候又到成都出席了中国经济史研究讨论会,在无锡主持了明代江南地区研究讨论会,风尘仆仆,显得有些劳累,但是精神仍很饱满,谈锋很健。他听我们说明来意后,谦虚而又风趣地说:我今年虽然已经七十多岁,早年也读过几本书,但是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倒是有一些,谈出来对中青年史学工作者未必会有什么帮助。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把自己走过的道路回忆一下,还是有些意思的。接着,王先生先围绕着两个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新年前夕,我们很高兴地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向奎先生。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我们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来到历史研究所。杨先生热情地把我们引进一间小会议室。大家刚坐定,杨先生微笑着环视一周,首先说:“我本来是没有什么值得访问的。不过你们几位一来,我还是要谈一谈的;因为我对北京师大是有感情的,曾经在那里教过书,还是校友哩!今天,就当作老朋友谈谈心吧!”一听说杨先生是师大校友,我们都很惊喜,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原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西城固时,杨先生曾在史地系执教三年。那已经是四十三、四年前的事了。杨先生说的“今天就当作老朋友谈谈心”,一则表明了他为人的谦逊,再则也反映了他对于北京师大的眷眷之情。于是,我们就像“老朋友”似地谈了起来。
简介:1936年6月中旬,我已是燕京大学四年级学生,正在准备毕业考试。我很注意红军长征北上的消息,从天津《大公报》范长江的报道中获悉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已到达陕北。进步学生都很高兴。我的室友新西兰研究生詹姆士·贝特兰后来写的文章中曾说到我常告诉他红军北上的消息。我的心头很自然地闪过到陕北去参加红军的遐想。恰巧这时我的老朋友、热情支持和报道一二九运动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地告诉我,中共中央已答应他的请求,同意他去陕北苏维埃地区参观访问。他虽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但还不怎么行,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去陕北采访,帮他做翻译工作。真是喜从天降!我不加思索,立即高兴地一口答应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以及同进步同学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