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风景游览区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我国的风景游览区除少数一些呈原始状态的自然景区之外,大多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可以说它是时间跨度极大、门类齐全的一部社会发展史册。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生动的篇章。比如政治斗争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大战蚩尤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那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我国众多的风景游览区里都留下了显明的痕迹。如西安有周幽王的烽火台,有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杨玉环沐浴的华清池,河北有叶赫那拉氏发动政变的避暑山庄,也有座落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孙中山之陵。其他如科技、文学、绘画、雕塑、书法,在风景游览区里更是比比皆是。北京的古观象台、泰山的摩崖石刻、敦煌的绘画艺术、龙门石窟雕塑、四川文人园林……多得不胜枚举。
简介:<正>近千年来,在戏剧、小说和人们的口头传说中,包拯被塑造成为一个铁面无私、爱民如子的清官,是一个被人们神化了的人物。人们这样热爱和尊敬包拯不是偶然的。据旧文献记载,包拯的的确确是封建时代的一个清官,他曾经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在积弱积贫最为严重的宋仁宗执政时期,包拯也和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分子一样,针对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改良主张,以求改变当时积弱积贫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包拯的改良主张,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巩固赵家王朝的统治,但是在客观上,“富国强兵”又是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是有实际意义的。包拯所提出的一系列改良措施,和范仲淹所提出的十大改革项目的基本内容相同,又和稍后于他的王安石的变法内容有许多相同之点和若干联系。于此也可证明,包拯是那个时代士大夫改革声波中的一员。可惜的是,包拯在这些方面的业迹还很少见之于介绍。在这里,笔者拟就包拯的时代和生平,包拯的政治、军事主张,包拯的经济改良措
简介:陶宗仪(1329-1412),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浙江黄岩陶阳人(今路桥峰江),自称天台陶宗仪。他是温台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是宋至明清承前启后的学术大家,也是对我国学术文化有卓著贡献的重要人物。他立身高洁,才华横溢,博闻多识,卓有创见。他在人文学科,以至自然学科的探索和研究,思路开阔,著述极多,是带有开拓性的一代学者,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故赢得历代文史大家的高度关注和赞誉。称其为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书画学家、人文学家;也还有称他为我国出色的百科全书大家。他的《辍耕录》、《书史会要》、《说郛》等著述,可和洪迈《容斋随笔》、沈括《梦溪笔谈》、赵汝适《诸蕃志》、宋应星《天工开物》、李自珍《本草纲目》等相比美,堪称宋明以来的海内一代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