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语言之单音组织如中国文字者,中国语言之发音,中国文字在口语发音中不易多所变化
简介:消费型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兴起,使人们对文学的消费方式和心理期待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制约了文学自身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世俗流行艺术和大众传媒文化的符号性消费特点,因此当今文学要生存与发展,应该特别关注文学的市场性,也就是应当从理论到实践的层面上注重"文学生产"的研究,以期找出一条能促进文学与近代社会变革同步发展的道路,摆脱当今文学的衰微之势。
简介:所谓“网络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010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报告》中对网络文学的定义是:“通过互联网发表或传播的小说、散文、诗歌、连载漫画等文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互联网首次发表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
简介:
简介: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融通文理得纽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可以立足于相对微观的标点符号,又可以在宏观上打破时空界限畅谈古今中外。同时,它能够通过客观的说明培养人的公正之心,又可以通过古诗词话激发人的浪漫之感,所以他对于的人的品行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语文,既是再学做事,也是在学做人。
简介:在文学领域,陈词滥调俨然是种现象,更令人沮丧的是,年轻写手们对于陈词滥调的麻木态度。模仿化、脸谱化,不仅仅是作家的语言表达及创新能力在经受考验,而且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深度在不进则退。关于陈词滥调,字典上是这么解释的:陈指时间久的、旧的;词:1言词、词句2〔语〕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滥:滥,泛也——《说文》,本义:浮起,浮现1大水漫溢〈引〉过度,无节制2失真,不切实际;调
简介:杨庆祥,1980年生。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版有著作《“重写”的限度》、《分裂的想象》,编著有《文学史的潜力》、《重读路遥》等。曾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07年);《人民文学》年度青年批评家奖(2011年);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提名(2011年);第三届“在南方”最佳诗评人奖(2009年)。
简介:“文学生活”本是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批评界、学界并不那么重视。“文学生活”所关注的是“事实”、“文学生产”、“文学传播”、“精神结构”、“接受行为”等,这些内容有可能生发出许多新的话题,可以拓展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眼界。“文学生活”的考察肯定要有文学社会学方法的介入,关注作为“文学生活”的那些“事实”,包括文学生产、发行、传播、阅读、消费的“过程”,以及形成这些“事实”的社会物质条件,必须依靠社会调查方法,例如深入查询访问、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等。
简介: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文学研究学者相继提出了“文学的生态学”(literaryecology)和“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等概念,
简介:摘要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感性认识,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感受和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需掌握的东西。而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学魅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简介:心理实验证明,当人们感兴趣时,可以刺激血液循环,调动观察、记忆、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呈现活跃状态.当一个人做了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可以发挥他所有的能力.显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最好方法是激发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激发兴趣教学法”就是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教师在教材中的主导地位,为当前教师灌输知识,引导学生用教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有趣的问题或采取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和思考,获得知识.
简介:新媒介对文学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生产经典文学 ,媒介是文学生产、传播、交流、消费的纽带
简介:中学生学习语文,要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念,深刻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单单是语文课上的事情,而是贯穿整个生活的活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不间断地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时事,思考社会人生大事,培养自己的语文素质。通过逐步扩大视野,提升认识水平,促进语文素质发展提高有可持续性,久而久之,所积累的知识自然会转化为能力。
简介:<正>50年前,在光复初年的马尼拉的一间华文中学的课堂上,一名年仅14岁的中学生在老师的命题作文《我的志愿》中,写下了长大要当一名在当时的菲华社会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画家的志愿。50年后,当年的中学生果然功成名就,成为了菲华艺坛名闻遐迩的著名画家,并且由此获得了包括名列《20世纪菲律宾艺术家》、《国际艺术家名录》和《终身成就奖》的多项崇高奖誉,这名中学生的名字就叫王礼溥。然而,熟悉王礼溥的人也都知道,线条和色彩并不是他当年正式走上创
简介:前不久,一些学生的习作在网上发表并获了奖,他们很兴奋。这些学生在兴奋之余说:“他们在网上所看到的文章,从内容到表达方式有很多新颖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不能接受。”网络文学的出现,带来文学观念的某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网络文学有一定的道德约束,但不排除还有不少作品为了某些利益,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社会上,尤其是对好奇心强、易接受新知识、
简介: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成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
简介:民国中央大学里排斥新文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坚守中国文人诗赋词曲生活化的传统,热衷于游山玩水、宴请雅集时作诗作词。中央大学教授与社会名流的修禊联句影响力更大,这一现象可称为文学的古典主义的复活。吴梅执教期间,注重戏曲文本的欣赏、研究和写作,同时指导学生创作词曲,在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了日后成为著名词曲学者的一批学人。
简介:以若干长篇作品为例,对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的澳华文学略作评述。首先,我们看到,这些作品摆脱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常见的澳华留学生文学的架构和内容,展现比较宏大的视野;第二,这些作品随着架构和视野的扩展,其思想更为深刻;第三,当年澳华留学生作家经过多年的生活积累、思考沉淀和艺术磨练,其作品现在更讲究技巧手法,文学性更高。之所以讨论"澳华留学生文学"的嬗变,是为了辅证澳华文学是一块不断崛起的"新大陆"。
简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32次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48亿,较2012年年底增长了1493万人,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学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而手机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04亿,较2012年年底增长了2185万。手机的便携性,可以使阅读随时随地进行,更是满足了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需求。网络文学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为52.9%。可见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阅读和娱乐方式。因此,大学生网络文学的阅读现状、阅读心理及其对审美观念、价值意识等的影响,就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简介:在中国文学史上,媒介变革与文学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在口传文学阶段,记忆是促使文学得以创作与传承的唯一方式。为了方便记忆,此时期构成文学作品的语句大都短小精悍,且充满韵律感。
文学生活
消费文化与文学生产
网络文学生态调查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扼杀文学生气的陈词滥调
专访:文学生态与“深圳书写”
当代文学生活状况调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生态
浅谈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新媒介对文学生产的影响
中学生语文学习策略探讨
为菲华文学留住历史——兼论王礼溥的文学生涯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民国中央大学师生的文学生活
简谈“澳华留学生文学”的嬗变
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与引导
“媒介场”视野中的新世纪文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