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手术技术逐渐应用于拇外翻的治疗,到目前已经逐渐发展了三代微创技术,包括第一代的无内固定的Reverdin-Isham技术、第二代主要依靠克氏针临时内固定的Bösch技术、应用螺钉内固定以微创下行远端跖骨Chevron截骨联合Akin截骨术(MICA)为代表的第三代微创技术及其他改良技术。各项微创技术有其显著的疗效,但与开放手术及不同微创手术之间对比,临床效果差异并不明显,需要广大医生针对不同的拇外翻患者进行个体化选择术式。目前的随访研究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微创技术比开放技术有显著性优势,仍需大样本、长时间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简介:翻转课堂发轫于美国,在慕课(MOOC)和可汗学院(KhanAcademy)的助力下扩展至全球,掀起了一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热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反思翻转课堂的发展路径、内涵、创新与优势及现实困境。借助国外"翻转学习"概念,将翻转的内涵明确为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翻转。翻转课堂改革传统课堂教学范式,改革后的翻转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打造免费公开教育平台,促进教育公平;生成教学目标,关心教学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养成。尽管翻转课堂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夸大技术作用、轻视讨论环节、低估实践的难度等,这需要引起我们进一步的反思。
简介: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其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整合技术的教学过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308篇翻转课堂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研究为总体思路,具体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勾勒国外翻转课堂发展轨迹.研究发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课程等是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的热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基于MOOC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研究;翻转课堂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等是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的四个主题.未来几年,翻转课堂的本质、教学策略及高校实证研究将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对国内翻转课堂发展的启示在于:转变研究范式,从理论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加大翻转课堂在各教育领域的教学效果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一跖楔关节(TMT1)矢状不稳与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T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中心就诊的111例拇外翻患者(167足)的负重CT影像学资料。患者接受PedCAT负重CT扫描双足,使用CubeVue软件测量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跖骨抬高距离(PD)、内侧楔骨-第一跖骨关节面角(CMA)及跖骨突出距离(MPD),其中PD及CMA作为TMT1不稳的征象。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足踝功能测试(FAAM)评分。根据临床检查有无TM将患者分为TM组及非TM组,比较两组间HVA、IMA、PD、CMA、MPD、VAS及FAAM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CMA和HVA、IMA、VAS及FAAM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111例患者(167足),其中男35例,女76例,年龄(57.7±14.1)岁。TM组中HVA(37.9°±8.6°)、IMA(17.9°±2.6°)、CMA(2.1°±0.3°)、PD[(1.8±0.4)mm],均高于非TM组[HVA(32.5°±9.1°)、IMA(15.1°±3.4°)、CMA(1.7°±0.3°)、PD为(1.6±0.2)mm](均P<0.001)。TM组及非TM组M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TM组VAS评分高于非TM组(P<0.001)。TM组FAAM评分为(54.1±11.8)分,低于非TM组的(66.2±11.4)分(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与HVA、IMA及VAS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PD、CMA与FAAM评分呈负相关(rs=-0.637、-0.254,均P<0.001);CMA与HVA、IMA及VAS评分呈正相关(rs=0.603、0.971、0.269,均P<0.001)。结论负重CT有助于TMT1矢状不稳的诊断,TMT1矢状不稳程度与拇外翻严重程度及TM具有相关性,TMT1不稳对拇外翻病理变化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总神经"预松解"在预防重度膝外翻畸形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神经麻痹的应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骨科重度膝外翻畸形的患者20例(22膝)。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股骨远端外翻3°~5°截骨、腓总神经预松解、常规置换髌骨。检查和评估术后不同时间点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LSUHSC评分)及相关肌肉的肌力情况,统计和测量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胫股角(FTA)、髋-膝-踝角度(HKA)、髁-髋角(CHA)、平台-踝角(PAA)。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本组患者获得18~55个月的随访,平均(38±8)个月。Krackow分型均为Ⅱ型。所有患者术后1 d、3 d、7 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小腿外侧、足背、第1趾蹼区感觉无减退或缺失,LSUHSC评分均为5分;胫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肌力无减退,均为5级。末次随访VAS评分、KSS评分、HSS评分、ROM、HKA、CHA、PA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02、-70.238、-82.455、-20.560、16.058、9.682、3.439,均P<0.05)。下肢力线基本矫正,FTA值由术前31.7°±8.0°降低至末次随访的5.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5,P<0.05)。随访期间假体位置良好,无翻修病例,无迟发性腓总神经麻痹者。结论腓总神经"预松解"对预防重度膝外翻畸形TKA术后神经麻痹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跖骨干"Z"字旋转截骨治疗伴有跖趾关节不匹配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9年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跖骨干"Z"字旋转截骨治疗的伴有跖趾关节不匹配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36例(38足),其中男2例,女34例,年龄18~77(49±18)岁。评估患者术前、术后6周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DMAA)、嵌合指数、第一跖骨长度以及功能评分情况。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手术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嵌合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由术前的0.75±0.11提升到了末次随访时的0.95±0.07(t=11.728,P<0.01)。术后6周HVA、IMA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末次随访的HVA较术后6周有增大的趋势,IMA并无明显差异,尽管术后6周DMAA较术前有轻微增大,但末次随访与术后6周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第一跖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1,P>0.05)。拇趾跖趾-趾间关节量表(AOFAS)从术前的(50±9)分提高到了术后末次随访的(80±17)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术前的(5.8±1.1)分降至(2.7±1.5)分,曼彻斯特-牛津足部问卷(MOXFQ)从术前的(70±13)分降至末次随访的(25±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24、13.439、16.880,均P<0.05)。结论跖骨干"Z"字旋转截骨治疗伴有跖趾关节不匹配的中重度拇外翻能够明显提高跖趾关节嵌合指数,改善跖趾关节匹配关系,并且不会显著增大DMAA,尽管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像学复发,但并未明显影响其症状及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导航(PAD)和传统器械(CI)在膝外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下肢力线对准和假体位置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某单一术者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49例行TKA的膝关节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4例,年龄(67.2±7.0)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AD组和CI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力线参数及术后力线参数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9例患者(PAD组25例,CI组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手术侧别、术前髋-膝-踝(HKA)角、术前HKA角差值、Keblish分级和Ranawat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准确度方面,PAD组HKA角(2.0°±1.4°比3.0°±2.2°,P=0.082)、冠状面股骨组件角(CFCA)(1.5°±1.2°比2.1°±1.6°,P=0.144)和冠状面胫骨组件角(CTCA)(1.2°±0.8°比1.3°±1.0°,P=0.695)偏差值与CI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AD组HKA角、CFCA和CTCA偏差值标准差更小。在力线偏移率方面,PAD组术后HKA角内外翻超过3°的偏移率低于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CA和CTCA内外翻超过3°的偏移率亦低于C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膝外翻畸形患者中,PAD辅助TKA可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且在下肢整体力线的精确度和偏移率方面优于传统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