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自2013年发布以来的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价,为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修订提供建议性意见。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在全国部分省区开展标准实施情况意见反馈工作,参与者包括地方标准管理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人员等,所有反馈意见上报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平台。数据采用Excel20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者对标准的知晓率较高,科研机构对标准的科学性评价较高。对标准文本内容提出修改意见203条,有关标准实施意见的28条,提出新增技术要求的91条。主要涉及厂区环境、设备设施、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主要意见包括明确标准适用范围、设置具体限值、作业区划分、供水水质检验等。结论标准使用者食品安全法规意识增强,但危害分析和控制能力仍较弱,应加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和监管人员全面认识和运用标准的能力。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物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物中,52.6%(70/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物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物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物名单。
简介:云南华宁县金晨纸业的川之江BF-12/1000卫生纸机经过半年安装调试,于2017年6月12日一次性试产成功。据悉,落地华宁工业园区的金展纸业年产9万t生活用纸项目总投资4.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建成年产4万t产能。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最终形成年产9万t产能。企业针对生活用纸市场需求,引进日本川之江先进的卫生纸机,使用进口木浆和部分来自四川省的竹浆,利用华宁优质的水资源,生产包括卫生纸、面巾纸、手帕纸以及厨房纸巾等系列生活用纸。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内完成5,000t成品纸和1.5万t原纸生产,实现1号亿元销售额。
简介: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马鞍山市部分餐饮店、超市及零售市场中的12类食品(包括畜肉、禽肉、鱼虾、动物内脏、熟食制品、蔬菜、米面制品、豆制品、禽蛋、果汁、乳制品、冷饮)进行随机抽样,共采集2372份样品进行李斯特菌分离检测,并对检出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毒力基因检测。结果2372份样品中332份存在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4.00%,其中畜肉检出率为25.15%(82/326),禽肉为23.98%(82/342),鱼虾为16.20%(104/642),动物内脏为11.66%(26/223),熟食为8.49%(31/365),蔬菜为2.88%(4/139),米面制品为2.20%(2/91),豆制品为1.33%(1/75),各类食品李斯特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4,P〈0.05),禽蛋、果汁、乳制品、冷饮中未检出李斯特菌。2009年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23.97%,70/292),其次分别为2011年(15.62%,67/429),2012年(15.36%,49/319),2014年(11.65%,48/412),2013年(11.11%,47/423),2010年(10.26%,51/497),各年度食品中李斯特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0,P〈0.05)。对检出的48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6个毒力基因(hly、prfA、plcB、inlA、actA和ia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分离菌株均具有6个毒力基因。结论马鞍山市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李斯特菌污染,具有食源性李斯特菌感染疾病暴发的潜在风险,应加强监督监测,预防李斯特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