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城市避震疏散是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震救灾的关键,对地震发生期间避震疏散交通类型、特点及各相关系统展开研究,分析整个系统的构成及特点,探讨疏散交通与疏散空间、疏散通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前人在避震疏散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补充,尝试性地建立起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了对避震疏散空间的服务覆盖、服务重复和服务质量等,避震疏散通道的通达性和可靠性,以及避震疏散空间与疏散通道相互配合的吻合情况和服务的薄弱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城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避震疏散规划和震前预防、震中避难和震后救援等各项部署提供帮助。
简介:基于文化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借鉴与补充的关系,可从规划理念、目标体系、决策程序、规划内容、规划方法与法律地位等方面促进二者互融,把文化规划引入城市规划。文化规划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综合性、层级性、适时性、倡导性、代言性和联络性的专项规划,服从于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是具有政策性和法规性的规划成果,可划分为区域(宏观)文化规划、城市(中观)文化规划、社区(微观)文化规划三个层级。其中,区域(宏观)文化规划强调理论性、政策性、引导性,突出政府在文化规划中的作用,一般采取自上而下的规划编制模式,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特点;城市(中观)文化规划的编制强调城市文化管理和发展能力建设;社区(微观)文化规划的编制强调文化活动和文化发展自主性,一般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模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可被视为一种聚焦于社区文化资源、文化需求和发展机会的公众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