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为防治蚕种生产中僵病的发生,本文对不同品种、发育阶段、时间进行试验,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硫磺的方法。

  • 标签: 硫磺熏烟种茧试验
  • 简介:育原蚕上蔟是一项任务紧、工作量大、劳动力集中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我场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发现育原蚕上蔟采用“网提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工。

  • 标签: 种茧育 上蔟 网提法 效率
  • 简介:目前蚕种场在种育生产过程中,上蔟用的蔟具多数为塑料折蔟,采用的上蔟方法为人工拾蚕上蔟,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劳动力较多;蚕体容易受伤、死笼率高、浮蚕多、不利于微粒子病的防治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在原有蚕具基础上,对现行的上蔟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硬塑料薄膜自动上蔟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 标签: 种茧育 硬塑料薄膜 自动上蔟法
  • 简介:半干(或杀蛹)垅堆中的蒸热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它是一项长期未获解决的一大难题。无论是排湿筒或篮,都无法起到真正的散热排湿的作用。排湿筒只是将蛹体散发出的水分和热,从排湿筒中挤出,但堆内部的热和湿仍然处于饱和状态。篮只不过起到增加与大气候环境的接触面,借助于空气的流动将小部分湿热气体带走,而篮内部蒸热问题依然存在。面对这一难题,设计制造出了“送风散热排湿管网装置”,于1992年春收购期间在清溪镇蚕茧站一次投试成功,使半干垅堆中的蒸热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 标签: 半干茧(杀蛹茧) 垅堆 送风散热排湿 保质技术
  • 简介:通过加强原蚕区建设和实施原蚕饲养技术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原蚕饲养成功率,确保了质量,为生产优质高产蚕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蚕种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原蚕区 管理 规范化 种茧质量
  • 简介: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蚕种生产形式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黄死蛹在陕南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原蚕区黄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蚕种质量、提高公斤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

  • 标签: 后期死蛹 发生与防治 种茧育 公斤茧制种量 蚕种质量 生产规模
  • 简介:在蚕种生产上,随着多丝量品种的繁育推广,不仅5龄后期容易暴发蚕病,而且从调查至发蛾前的病死蛹发生率也不断地增加.对此,笔者结合本场生产实际从不同途经探索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1发生原因1.1败血蛹后期死蛹中败血蛹占大多数,是造成丰产不丰收的重要因素.败血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粗放操作和蛹体受伤出血所致,还有高温闷热和环境过于干燥也容易发生败血蛹.

  • 标签: 后期死蛹 病死蛹 种茧育 原因 防治 蚕种生产
  • 简介:期是蚕变为蛹进而转变为蛾的过渡时期,整个蛹期发育可分三个阶段,即上族至化蛹为前期,化蛹至蛹复眼着色为中期,复眼着色至羽化为后期。这三个阶段从外形上看无多大变化,但体内进行着旧器官解离和新器官产生这一重大的生理变化过程,同时体内卵细胞急速成长以至完...

  • 标签: 原蚕区 种茧保护 上蔟场地 花蔟 基础设施
  • 简介:通过分析桑蚕良种繁育过程中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桑园培肥管理;精心饲养,确保良桑饱食,增强蚕儿体质;加强蔟中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 标签: 种茧 死蛹 防止措施
  • 简介:廉江蚕种场地处广东雷州半岛,属海洋性气候,养蚕季节(每年的3~11月)基本上是处于高温多湿、日夜温差小的天气(每年的4~9月)环境。这种天气不利于桑树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蚕儿体质的提高。再加上我地长期形成的桑树栽植过密、养蚕批次过密、上簇过密等不良生产习惯,在这些客观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场的制种水平一直都比较低。自2003年以来,我场针对影响50kg制种水平的一系列因素,积极研究对策,在生产上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我场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措施叙述如下,仅供遇到类似问题的蚕种同行们借鉴及参考。

  • 标签: 蚕种场 制种 种茧 桑树栽植 海洋性气候
  • 简介:对四川省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天然彩色蚕品种夏黄×秋色在2012~2013年进行了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眠起齐一,蚕体匀整,食桑活泼,健康好养,与目前重庆市主要品种871×872、洞庭×碧波相比较,主要经济性状相差较小。试验结果可为在重庆市引进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

  • 标签: 彩色 蚕品种 饲育 试验
  • 简介:为了充分掌握家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绿”(C101×N101)的2个对交原种C101、N101性状,为品种产业开发贮备繁技术,开展了对交原种C101、N101的原蚕饲养与产卵性状研究。以全国指定白对照的对交原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和871(中系)、872(日系)为对照,以常规养蚕方法饲养原蚕,产卵性状。结果表明C101、N101原蚕好养,品种性状稳定,抗性较强,产量较高,质较优;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产卵量较高,不受精卵、不良卵率低,克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C101、N101是1对具有淡绿色蚕茧的特殊性状,且具有常规品种产量性状的对交原种,中系C101、日系N101原蚕性状与常规相同,杂交的正反交成绩都较好。

  • 标签: 家蚕 特殊用途品种 渝黔绿茧 原种性状
  • 简介:“渝黔绿”是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属于天然绿色。以贵州省大量推广的“贵蚕1号”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区试。通过对催青、龄期经过、结率、死笼率、全量、茧层量、茧层率、色以及产值等多项指标的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渝黔绿”品种的茧丝成绩已经达到常规家蚕品种实际生产水平,其产值远高于普通家蚕品种,其色为淡绿色,可促进地方民族家蚕业发展。

  • 标签: 家蚕品种 渝黔绿茧 区试 茧质成绩
  • 简介:茧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础是蚕茧,蚕茧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站。站在处理方面的收烘行为,对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规范站收烘行为,对质的保优保全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茧质 茧站 收烘 茧丝绸行业 一道工序 直接和
  • 简介: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其N、P2O5、K2O肥的施用比例,并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N∶P2O5∶K2O=10∶5∶5能适当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适当降低土壤pH值;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同时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

  • 标签: 桑树栽培 配方施肥 种茧育 冬季 土化性状
  • 简介:一九八七年前,高州县泗水镇生产的蚕茧质量低劣,蚕农只追求数量,忽视提高质。站购进的蚕茧色差,下混售率高,解舒率低,平均价是全县最低的镇。镇政府当时误认为站压级压价,群众意见也很大。为了提高泗水镇的质,从而提高价,消除误会,巩固泗水镇的蚕桑生产。从八九年上半年开始,泗水站在上级公司的帮助下,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蚕茧解舒率有了显著提高

  • 标签: 茧站 茧质 蚕桑生产 蚕茧处理 解舒率 桑蚕茧
  • 简介:为探索EGFP荧光绿转基因家蚕品系与常规品种进行杂交时,其F1代的EGFP外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表达量和稳定性,笔者利用创新育成的亚热带型EGFP荧光绿转基因家蚕品系进行杂交组配测试。结果表明:转EGFP家蚕品系与常规白品种杂交,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差异,造成绿比率各不一样;但利用已经纯合、外源基因表达量高的转EGFP家蚕新品系进行品系间二元杂交,其F1绿率高达100%;与常规白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测试,其F1代绿率高达90%以上;与常规白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测试,其F1代大多组合的绿率达到75%以上;测试杂交组合的结率、全量及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与两广二号相仿。

  • 标签: 转基因 家蚕品系 杂交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