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抗生素干预对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血流感染患者及其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抗生素干预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并分析对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共纳入201例血流感染患者,对照组104例,干预组97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在经验用药比例无统计学差异(96.2%vs92.8%,P=0.294),对照组恰当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干预组(68.3%vs81.4%,P=0.032)。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8.9±16.5)vs(20.6±14.7),P=0.027],干预组30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6.2%vs14.4%,P=0.056)。结论:抗生素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ICU患者接纳集束化护理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价值。方法:以100例ICU患者为研究样本,在2021.03-2022.03期间开展对照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法分组,将50例为一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临床指标时间、满意度为指标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价值。结果:研究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临床指标时间比较,研究组首次感染用时更长,导管留置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ICU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能够比常规护理更利于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提高预后康复效率,缩短留置导管和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措施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影响,并提出实施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了80例需要使用导尿管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2.1±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5.4±6.2)(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实施额外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效果,并总结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1日—2014年6月30日(2季度)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了监测分析,提出了集束化ICU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模式,组织科室护理人员集中学习,并于2014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0日(4季度)落实实施该管理模式,比较集束化ICU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模式应用前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第4季度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26.47%)与第2季度(28.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季度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4.37‰)与第2季度(5.10‰)相比,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执行依从性统计:第2季度总达标率显著低于第4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应用于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同时提高了护理人执行依从性,应推广使用该管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0例留置中心静导管患者,采用改良危重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分数≥15分则发生感染的高危分值,将40例≥15分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与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15分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80%患者的改良危重评分≥15分,给予这些患者集束化护理,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使用率下降至60.55%,感染率下降至0.22%。结论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08例脓毒症,按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阳性组)38例和革兰阴性菌(阴性组)7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并分析脓毒症患者中三者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PCT对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相对较高,CRP次之。血清PCT、CRP及内毒素诊断脓毒血症的临界值分别是2.05μg/L、87.35mg/L、16.12ng/L。结论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在革兰阴性菌中高于革兰阳性菌,对于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PICC导管的护理工作,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出生的84例新生儿参与护理实验,将新生儿均分为42例的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抗生素与PICC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实验数据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抗生素以及PICC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早产儿PICC导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血流感染,改善输液治疗效率与安全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感染科为流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改善其病症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在我院感染科实施治疗的60例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流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通过科学性、针对性护理服务落实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也能较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伴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感染科、重症监护室、肿瘤科、血液科、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伴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98例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微生物学检查结果中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耐药情况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51株占52.04%;其对氨苄西林耐药性为最高(98.04%),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最低(均为1.96%);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留置深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支持、SOFA评分值≥6分等均为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留置深静脉导管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伴克雷伯菌血流感染ESBLs菌株检出率较高,其病原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留置深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支持、SOFA评分值≥6分等为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留置深静脉导管为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对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者均为甲型流感感染患者,共58例,均为2022.01-2024.05期间入我院治疗。按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29例/组,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行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二组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症状好转时间与住院时长,干预后研讨组短于参比组(P<0.05)。比较并发症情况,干预后研讨组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施行跨理论多学科护理康复干预,可以使甲型流感感染患者的咳嗽症状缓解,加快康复出院,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