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临床上至今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近年来,采用阿霉素、酒精或甘油封闭疗法,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或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如γ-刀等治疗叉神经痛。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而且药物维持时间短暂,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其他方法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确定,加之受条件所限,在一般医院目前还难以普遍推广。近年来,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凝毁损术治疗叉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射频热凝毁损术 三叉神经痛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叉神经痛术后无效及复发病例手术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10例和复发25例叉神经痛病人再次手术探查,据术中不同情况具体处理,并进行4个月至8年的随访.结果25例见有血管压迫神经根,涤纶片过大致神经轴弯曲者5例,另5例未探及明显原因.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术(MVD)、MVD+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除术(PSR)、PSR、调整涤纶片或神经根松解术.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轻微.随访满意,仅3例轻度复发.结论对MVD术后无效及复发的病人,再次手术探查均应首选,并尽可能行MVD或神经根松解术,但PSR仍是一种有效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复发 再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级医院神经外科实施压疮危险评估的现状。方法:选取上海市所有级医院的神经外科,根据自设调查表调查各科室中疮危险评估的内容、方法、程序及效果。结果:共调查23个科室,总体的年疮发生率不足2%。总体的评估模式为经验判断与评估工具相结合,评估工具以自创量表为主,按照入院评估和复评的程序持续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高危预报和监控跟踪。结论:所调查科室在疮危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上与国外指南基本保持一致,但在评估工具、评估频率、评估后预防等方面尚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需要参考国外指南进一步调整,以提高压疮危险评估的效果。

  • 标签: 压疮 危险评估 实践指南 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导航下经皮穿刺射频凝术治疗叉神经痛中,对心血管所产生的副作用。方法对256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导航技术对又神经半月节进行经皮穿刺凝毁损,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结果所有256例(100%)患者进行射频毁损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及血压的升高,静脉应用硝酸甘油调控效果良好。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有22例(8.6%)患者出现即时的不同程度的心率和血压的降低(最低心率〈60次/min有12例(4.7%),最低心率≥60次/min有10例(3.9%),对心率下降但心率≥60次/min的患者采用立刻终止手术操作,患者心率可以逐渐好转。对心率下降并且心率〈60次/min的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干预后,患者心率能恢复正常。结论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凝术治疗叉神经痛,术中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心率及血压变化,立即予以停止手术操作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向导航 射频热凝 心率 血压
  • 简介:本文在探索人脑功能的过程中,发现神经胶质细胞是记忆细胞,是精神信息储存仓库,明确指出精神活动是一种独特的物质活动;是一种有规律的生物电磁化活动;是人脑中神经元的有序活动;是精神物质在递质在脑生命场中自由地传送精神信息的过程;是人类生命的灵魂。

  • 标签: 人类 精神活动 脑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 记忆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叉神经半月节射频凝术在治疗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叉神经半月节射频凝治疗的15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头部3D-CT薄层连续平扫,并将影像资料导入SteahhStationTriaPlus手术导航系统,图像经维重建后,确认患侧卵圆孔作为靶点,在导航实时引导下进行卵圆孔穿刺,并行电生理测试,再次确认靶点的位置无误后,进行射频凝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顺利穿刺成功,射频凝术后,患者原有的面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患者VAS评分为9.67±0.47,术后VAS评分为0.22±0.57,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叉神经半月节射频凝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和疗效显著的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手段.

  • 标签: 神经导航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三叉神经痛
  • 简介:目的比较单中心伽玛刀和射频凝术治疗难治性叉神经痛的疗效,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难治性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伽玛刀治疗285例(伽玛刀组),采用射频凝术治疗127例(射频凝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后3个月,射频凝组的治愈率、良好率和有效率均高于伽玛刀组(P<0.05)。在超过3个月的随访中,射频凝组的良好率均高于伽玛刀组(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01)。生存分析提示在长期随访阶段,射频凝组的良好率高于伽玛刀组(P=0.001)。回归分析显示:伽玛刀组病人术后面部麻木(OR=4.43,P=0.01,95%CI:1.45~13.53)、病程≤3年(OR=2.18,P=0.04,95%CI:1.03~4.60)以及既往无手术治疗史(OR=0.55,P=0.03,95%CI:0.31~0.95)是疗效良好的正性预测因子。结论伽玛刀治疗难治性叉神经痛安全无创,并发症少,而射频凝术的疗效更佳,但并发症多,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难治性 伽玛刀 射频热凝术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耳穴法治疗骨折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骨折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遵循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落实舒适护理联合耳穴法。比较效果。结果:联合护理组满意度、身心舒适度和疼痛、睡眠情况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耳穴法在骨折失眠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和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耳穴压贴压法 骨折患者 失眠 疗效
  • 简介:低颅综合征(intraeranialhypotensionsyndrome,IHS)为神经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因颅内降低引起的体位性头痛。在病因与治疗上均有比较明确的特点,但是临床误诊率较高。笔者对近年发表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低颅压综合征 症状 临床误诊率 临床诊断
  • 简介:卒中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及致死疾病,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缺血性卒中最终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灌注是治疗的关键。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为公认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 简介:颅内(intracranialpressure,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ICP增高是神经外科疾病常见的病理过程,是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工作的不断需求,颅内监护应运而生,其重要性已在《美国严重颅脑损伤处理指南》中被肯定[1]。

  • 标签: 颅内压监护 神经外科疾病 病理过程 病情危重 临床工作 现代科技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疮的认知现状,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全部(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7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疮预防的态度、疮防治相关知识和疮预防的障碍等3方面。结果:276名社区护士的疮防治相关知识得分为(51.20±11.28)分,对疮预防总体持积极态度,缺乏人员、时间和患者家属的配合等是疮预防的障碍。结论:社区护士对疮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疮预防态度积极,疮预防存在障碍,尤其疮护理新进展知识欠缺,部分疮知识实际应用存在盲目性,须加强社区护士疮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对疮预防的正确认知,促进积极态度,进行合理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切实提高社区疮防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士 压疮认知现状 压疮知识 压疮预防态度 压疮预防障碍
  • 简介:  随着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概念的推广和接受,VCI概念在认知障碍领域中的科学地位和意义愈显重要,它是对传统血管性痴呆(VaD)概念的根本突破.同时,因其含有预防理念,临床医生和制药企业更是趋之若骛.然而,VCI概念的笼统性和缺乏公认的具体可操作性诊断标准,常使临床医生感到难以适从和困惑,更难堪的是一些非学术动机不严谨的VCI治疗宣传'混淆视听',使人一头雾水.……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治疗
  • 简介:脑脊液漏是脊髓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有导致椎管内或颅内感染的危险,并可影响切口愈合[1].我院神经外科从2001年12月至2002年5月,开展脊髓再次手术(包括减压术、粘连松解术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130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0例.经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脊髓再手术 脑脊液漏 术后 皮下穿刺抽液 手术修补
  • 简介:目的了解脑缺血灌流后脑温的变化,为脑缺血动物的实验研究、以及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四动脉阻断、双颈总动脉阻断、单侧颈总动脉阻断以及四动脉阻断10min、20min、30min后灌流组。用点式测温仪同时测量不同部位脑组织的温度。结果脑组织内存在温度梯度;脑缺血后同一时间点纹状体、海马和颞肌的温度不一致;不同程度脑缺血后脑温的变化不一致,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脑缺血中脑温的改变呈波浪状,单侧颈总动脉阻断的脑缺血中缺血侧脑温低于对照侧;四动脉阻断的全脑缺血中,缺血后不同时间开始灌流脑温都有回升现象;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影响动物的清醒和脑温的变化。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在脑缺血实验研究时采用连续监测、并将脑温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避免脑缺血和灌流期间脑温的波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流 脑温 大鼠
  • 简介:回顾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伽玛刀(γ-刀)治疗后手术的颅内肿瘤3例,探讨γ-刀治疗后病理和影像改变与严格γ-刀治疗适应证和随访的意义。

  • 标签: 颅内肿瘤 伽玛刀 治疗 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联合社区疮管理网络在社区老年疮高危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对疮高危患者及其照顾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9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纳入医院联合社区疮管理网络进行干预,干预后对照顾者的疮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等进行评估。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者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联合社区疮管理网络有助于维持照顾者的疮认知水平,改善照顾行为,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家庭照顾者 照顾行为 延续性护理 社区老年人群
  • 简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头晕伴全身乏力10余天,于2010年8月3日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于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改变无关,伴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及持物不稳。16个月前因“双侧额顶叶急性梗死”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左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报告
  • 简介: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是泌尿外科医师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见于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颅脑创伤之后[1-3],储尿和排尿功能控制障碍常导致泌尿系统并发症,卒中后发生神经源性膀胱更是对患者的双重打击,1周内尿潴留和尿失禁的改善也被认为是卒中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6]。目前,通过神经科学、康复科、影像科和泌尿外科的合作研究,对于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影像特点和治疗都有新的进展。

  • 标签: 卒中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间断头晕7个月余,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7个月”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桡动脉及肱动脉搏动减弱,自述左上肢血压110/70mmHg,右上肢血压144/90mmHg(1mmHg=0.133kPa)。于外院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同期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释放ExpressLD8/17mm球扩式支架一枚。术后左上肢桡、肱动脉搏动改善,双上肢收缩差值降至15mmHg,头晕症状缓解。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上肢动脉搏动减弱及头晕症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管腔狭窄率大于70%。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血压控制在140-160/80-90mmHg之间;高血脂病史8年;支架植入术后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100mg/d,氢氯吡格雷片75mg/d,阿托伐他汀20mg/d)。患者无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mmHg(左上肢),150/90mmHg(右上肢),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左上肢桡、肱动脉搏动较右侧弱。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自如,无复视及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转颈耸肩对称有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深浅感觉查体对称,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尚稳准,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风湿、免疫、补体、血沉、C-反应蛋白亦正常,仅高密度脂蛋白值略低:0.78mmol/L(正常为>1.04mmol/L)。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 标签: 再狭窄病例 动脉支架术 左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