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s)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细胞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压疮的发生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研究应用血浆沉淀治疗Ⅱ期压疮,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冷沉淀 Ⅱ期压疮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12临床应用沉淀情况,了解沉淀临床使用量、增长率及其合理性,为沉淀的制备及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沉淀。方法:利用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对西京医院6年临床应用沉淀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沉淀用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比2010年增长了91.1%,不符合输血指征21.15%。结论:沉淀使用量逐年上升,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救治,但使用前没有评估较常见,医生仅凭经验输注。故应加强临床输注沉淀的监管及合理使用的培训,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成分输血 合理用血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骨髓造血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含量;采用全自动五分类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常规;留取AA患者手术前后的骨髓液,涂片,进行瑞特染色后检测骨髓原始和幼稚细胞百分率。结果:AA患者术后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贫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血清VEGF水平提高与改善骨髓造血状况关系密切。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骨髓
  • 简介:目的:目的探讨沉淀在出血和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必要性。方法:分别监测12例出血患者使用沉淀前后2h创面渗血情况,血压,引流物,PT,APTT,PLT等指标和34例抗感染患者的Fn含量,白细胞计数,体温,脉搏等指标,对比各指标前后变化,分析使用沉淀的有效性。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LT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在出血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沉淀,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血液输入和抗生素使用,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和医药资源。出血的用量。

  • 标签: 冷沉淀 出血 必要性
  • 简介:沉淀凝血因子中主要含有F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临床适应证为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导致的出血、外科大手术及大出血,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FⅧ:C 质量控制
  • 简介:患者,男,45岁,农民。于1周前被毒蛇(种类不详)咬伤右小腿,当时既感疼痛不适,出血不止,无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肢体麻痹等症状,就诊当地县医院。给予清洗伤口换药和抗蛇毒血清治疗,右小腿肿痛有所减轻,伤口渗血一直不止。3d前复诊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WBC9.2×10^9/L,Hb76g/L,PLT10×10^9/L,未行特殊处理,症状进一步加重,于2008年8月11日求诊我院外科。

  • 标签: 血小板 冷沉淀 毒蛇咬伤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是一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其中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占30%-50%。虽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redcellaplasia,PRCA)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与ABO和HLA的不合程度有关,但移植早期的预处理措施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大大削弱其影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 简介:目的:检测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与滤白后的质量指标,比较评价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后的质量。方法:对119份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与滤白后进行血小板、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的含量检测,观察混合血小板在滤白前后的血小板、WBC及RBC含量变化。结果:滤白前的血小板含量为(3.74±0.57)×1011/袋,合格率为99.3%,滤白后的血小板含量为(2.86±0.52)×1011/袋,合格率为75.6%,血小板回收率为76.4%,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白前的WBC含量为(1.37±0.45)×108/袋,滤白后的WBC含量为(0.41±0.20)×108/袋,白细胞去除率为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含量在两个制备阶段均超过标准(均参考单采血小板的质量要求)。结论:混合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及WBC含量在滤白前已达到质量要求,可以直接使用于临床;滤白后的WBC含量有明显的减少,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过滤去除白细胞可能会更安全。

  • 标签: 滤白 浓缩血小板 混合血小板 质量要求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提高,MDS的诊断标准已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许多新的MDS亚型不被诊断标准所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对MDS进行了修正,新增添了难治性血细胞减少有多系病态(refractorycytopen-inawithmultilineagedysplasia,RCMD)、5q-、MDS不能分类(MDS-U)。

  • 标签: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液学 血细胞形态学
  • 简介: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输血效果,重则危及生命。因此,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配血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中心研究室在输血前抗体筛查试验中发现合并抗M抗体、抗Lea抗体以及自身抗体引起的输血交叉配血不合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抗M抗体 抗Lea抗体 自身冷抗体
  • 简介:血小板运输时要求维持20℃~24℃恒温保存和不断振荡,而青海地处高原,具有海拔高低温缺氧,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血小板长途运输时对运输设备就会要求更高,因为血小板温度过低时会发生聚集,一旦发生聚集,将无法还原,导致血小板失去活性[1],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剧烈震荡,避免血小板损伤,给患者输注时达不到一定的效果。

  • 标签: 高原地区 血小板 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 运输 冷链控制
  • 简介:l病例资料患者,女,76岁,因呼吸道疾病入院,常规不规则抗体筛选时3种筛选细胞均呈阳性。妊娠史与输血史:孕3产3活1,头胎正常存活;50年前患者生第2胎时因剖腹产而大量输血,1个月后出现腰背痛、全身不适等反应,新生儿于1周内死亡;生第3胎时新生儿发生严重黄疸,于当天死亡。经过Rh血型系统鉴定、谱细胞检测等判断为IgG抗-D、抗-C混合抗体。

  • 标签: IGG抗-D 抗-C 抗体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