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白质颅内分布范围不同,病变后导致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脑室周围脑白质病变多呈帽状、细线状或月晕状。较小帽状或点状可无症状,进展较慢;深部脑白质病变多呈点状、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其病变后进展迅速,可产生认知功能障碍、情感波动异常、步态不稳、小便失禁等多方面临床表现,为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社会经济和家庭问题。

  • 标签: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高血压 高血糖症 血脂异常 血脑屏障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在心血管疾病检查领域中越来越显示出它优势,特别在基层医院是心血管疾病检查重要检查手段,且为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但在慢性冠脉供血不足患者中尚未得到充分应用.认为静态心电图检查已可确定其有无缺血,且多数认为冠心病者仅以心肌缺血改变为主要依据,忽略了其它表现.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查 病检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血管疾病 患者 DCG
  • 简介:临床上眩晕病人并不少见,除有明确病因者外,在临床医师惯用思维中,会给这些眩晕患者常规作颈椎X线片和TCD检查。只要照片中有“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变”或TCD报告“血流增快”“血流减慢”,往往不作综合具体判断,旋即作出“堡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并把颈椎病作为病因。事实上,“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概念已被泛化和滥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诊断更新认识。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后循环缺血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骨质增生 临床医师
  • 简介:一般心电图机主要由导联输入部分、前置放大器、电压放大器(又称中间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记录器、1mV标压发生器、电源供给电路、热笔加热电路、走纸部分等构成。现将各部分做一个简单介绍。

  • 标签: 心电图机 前置放大器 维修 检测 功率放大器 记录器
  • 简介:目的了解心电向量(VCG)T环变化在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特点、诊断价值、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观察10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VCGT环变化特点,并对比VCGT环变化阳性检出率与同时检查心电图(ECG)T波改变阳性检出率。结果对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诊断,需要对VCGT环各项异常指标综合判断。VCGT环改变比ECGT波改变阳性符合率高,VCG较ECG对心肌供血不足检出率敏感性高,有关T环变化常常是冠心病早期特征性改变。结论VCGT向量环改变对早期冠心病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电向量 心电图 早期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纤酶对伴有纤维蛋白原增高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对凝血机制影响。方法1997年3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住院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82例,男性54,女性28,年龄55~80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52例,川芎嗪组30例,两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yIT)及D一二聚体检测:另有8例川芎嗪治疗无效后改用降纤酶治疗..结果降纤酶对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好、起效时间短,显著优于川芎嗪(P<0、01).降纤酶组治疗后FIB下降显著(P<0.01),而川芎嗪组治疗前后FIB无明显变化:降纤酶组治疗后PT、APTT均显著延长(P<0.01),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川芎嗪组无明显变化川芎嗪治疗无效8例患者用降纤酶治疗后6例得到明显好转或治愈。而且用降纤酶治疗无不良反应,无明显出血倾向结论降纤酶对FIB增高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好、起效快,短期应用较为安全。

  • 标签: 脑缺血 暂时性 纤维蛋白原 川芎嗪 降纤酶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关系。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0例CCCI患者(CCCI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脑血流灌注成像检查,分别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豆状核、丘脑及深部白质手绘感兴趣区,测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比较2组CIMT值差异及与上述参数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CI组CIMT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3±0.28)mmvs(1.35±0.61)mm,P〈0.05];CCCI组额叶、深部白质脑血流量与CIMT呈负相关(r=-0.38,r=-0.56,P=0.04),达峰时间与CIMT呈正相关(r=0.81,r=0.85,P=0.01),其余部位、参数与cIMT值无相关性。结论CCCI患者cIMT值增加,其脑CT灌注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障碍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10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管理、优质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优质管理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患者 管理
  • 简介:自2012年ESC心力衰竭(心衰)指南、2013年ACCF/AHA心衰诊断与管理指南、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2016年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发布,心衰诊治理念也逐步更新,最新ESC指南根据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将心衰分成3种类型: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以及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管理指南 左室射血分数 心率 ESC 诊治指南
  • 简介:脑血循环稳定是保证正常脑功能重要基础,脑血流量由脑有效灌注压和脑血管阻力决定,其改变同血压密切相关.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在治疗中血压调控较大程度上影响卒中患者预后,而良好血压控制又可有效降低卒中发病及复发.因此,血压与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关系,对于缺血引致脑梗死,血压管理更具有关键性意义.老年人由于机体尤其是脑结构和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脑梗死后血压管理更加复杂和重要.

  • 标签: 脑梗塞 高血压 脑血管循环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前医改新形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将护士推到了“人性化”服务最前沿。各级医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病人为中心”各种“人性化”服务举措,为患者营造人情味,温馨的人文就医环境;那些在“人性化”服务最前沿与患者直接接触护士,面临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在为患者实施人文护理同时,内心同样在呼唤着人性关怀。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文关怀 护士长 护士
  • 简介:医学模式转变,优质护理病房开展,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需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要求需要持续改进和发展,护理管理理念需要更新。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byWanderingAround,MB-WA)也称为巡视管理法,是由汤姆·彼得最早在《追求卓越》中具体提出一种经典管理学理论,获得了管理学界广泛认同和应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医师-社区医师医联体续惯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全科医师推荐2级高血压、且血压控制未达标者共320例,其中经社区医生介绍给专科医生进行治疗者为实验组共170例,自行就诊治疗者为对照组共150例.比较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满意度、诊疗费用.结果1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54%vs.70%),满意度(79.33%vs.97.65%)和诊疗费用[(518±58.9)元vs.(455.4±61.14)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80%vs.92%),满意度(91.33%vs.98.24%)和诊疗费用[(410.9±82.69)元vs.(297.7±33.91)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专科医师-社区医师医联体续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就医满意度,降低诊疗费用.

  • 标签: 医联体 续惯管理模式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应用。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12例护理案例,讲述鱼骨图具体实施方法。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鱼骨图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不同地区和人群可持续发展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方法①分别选择城市、农村和城镇三个社区中15岁以上常驻(居住半年以上)人群为高血压疾病管理对象。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规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核心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③围绕高血压防治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④每个实施阶段都设置了相应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估标准。结果①专业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社区人群管理能力及自身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区相关政策及环境有显著变化。②迅速提高高血压“三率”、人群平均血压水平有所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急性事件发生较周边社区减少。③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信任、满意度增加。结论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不仅在城市社区可以有效实施,在农村实施同样也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疾病管理
  • 简介:高血压是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试验已证实,适度降压治疗可降低卒中首发及再发概率[1,2].但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异常与患者临床预后关系及处理原则却仍未明确[3].作者就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血压管理 急性期 卒中患者 危险因素 临床试验 降压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高血压管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探讨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推广模式。方法按照经济、文化、卫生等基本情况从海安县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个镇,每个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5个行政村,并按照诊断标准开展高血压病人筛查。按照病人入选标准,规范化管理组共入选2000名高血压病人,对照组入选1000名;规范化管理组按照方案要求开展2年分层分级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当地常规处理。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和评价管理效果。结果2年后除失访和退出研究患者,规范管理组完成管理1945人(失访率2.75%),对照组967人(失访率3.30%)。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率、非药物治疗率及两者均有的比率显著提高(由管理20.02%、5.01%和3.65%分别提高到管理85.04%、68.59%和60.23%),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提高。规范化管理组病人血压控制率由管理4.10%提高到管理61.03%,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病人血压控制率由原来4.13%提高到31.02%,控制率虽有显著提高,但仅为规范化管理50%左右。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管理前后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变化不大,管理组与对照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明显,尤其在改善患者危险因素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效果评价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