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ANN)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重症监护(ICU)中。ANN可以把大量的临床资料转化为信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在ICU中,ANN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是用来进行结果预测。应用ANN对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监护室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果预测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氧耗增加、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因而加强SAP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公认,但治疗时机以及营养治疗途径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显示,营养支持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是调节SAP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比较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和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SAP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两种治疗途径的优劣。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紊乱
  • 简介:目的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的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72例,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和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喂养成功率。结果ICU机械通气患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75±19)1)S(130-4-23)ml;d3:(72±16)w(120±21)ml;d4:(71±22)VS(125±18)ml;P〈0.05】;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US37.8%;d3:51.4%VS27.0%;d4:45.7%VS18.9%;d5:40.0%IJS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的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和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I/)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II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

  • 标签: 红霉素 肠道营养 胃排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鼻-空肠营养(EN)支持的时机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72例SAP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EN的时机为患者循环相对稳定,腹胀减轻,闻及鸣音;对照组实施EN的时机为生命体征稳定,肠蠕动恢复,无腹胀,有排气及饥饿感。比较两组患者分泌物培养情况、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咽拭子、痰、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粪培养阳性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1)。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6.0±15.2)d和(78910±7773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9±22.3)d和(149528±145936)元(P〈0.05)。结论适当提前实施EN是安全可行的,对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住院时间 护理 时机
  • 简介:在处理明显存在的主诉症状时,常常忽视营养不良的存在。纠正营养不良是有意义的——因营养不良对骨骼肌肉、胃肠道、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甚至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体重丧失超过20%的病人,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来鉴别营养不良的病人,绝大多数医院

  • 标签: 医院 人工营养 营养支持 免疫系统 营养不良
  • 简介:随着胆道结石发病率的上升和人群中嗜酒者的不断增多,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营养支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是AP治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讨论近年AP营养支持方面的几个问题。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治疗 营养支持 胆道结石 发病率 嗜酒者
  • 简介:消化系统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除肿瘤炎性反应干扰营养代谢外,直接导致进食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足等,因此患者营养不良(本文主要指营养不足,下同)尤为多见,不仅发生率高、对机体危害大,对各类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随着营养肿瘤学理念的建立,以及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规范和普及,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日益彰显,临床及基础研究活跃,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概述如下。

  • 标签: 胃肠肿瘤 营养支持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微生态营养对ANP猪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ml/kg体重制备猪ANP模型。造模后24h,18头猪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胃肠外营养组(PN)、要素营养组(EN)和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分别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8d。造模前、造模后24h、营养支持1d、2d、4d、8d分别检测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1β、IL-6、IL-10及单核细胞NF—κB活性。8d时取胰腺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胰腺病理改变符合ANP。造模后24h,EIN组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1β、IL-6、IL-10和单核细胞NF-κB水平分别为(1.85±0.18)EU/L、(461.59±128.25)pg/ml、(185.49±58.81)pg/ml、(354.26±34.63)pg/ml、(110.32±25.18)pg/ml、(51.06±2.27)%,均较造模前明显增高(P〈0.01),但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营养支持8d后,EIN组血浆上述各项分别为(1.48±0.16)EU/L、(30.11±9.12)pg/ml、(20.17±7.04)pg/ml、(36.42±7.24)pg/ml、(89.46±13.54)pg/ml、(9.06±0.17)%,均较EN组、PN组明显下降(P〈0.05),且IL-10/IL-6比值为2.51±0.42,与制模前的2.28±0.19接近。结论早期免疫微生态营养能有效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浓度,维持促抗炎反应平衡。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免疫微生态营养 内毒素类 细胞因子类 NF-κB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应用益生菌型营养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传统营养(瑞素)组、益生菌组和瑞素+益生菌(联合)组,每组2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5ml/kg体重方法制备ANP模型。另经胃留置空肠营养管。各组于术后12、24、48、72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淀粉酶水平及T细胞亚群,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MIF的表达。结果制模后各组MIF、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制模后72h,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血MIF水平分别为(117.59±1.86)ug/L、(108.39±1.99)ug/L和(95.33±1.96)ug/L,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2799±161)U/L、(2482±140)U/L和(2146±572)U/L,益生菌组和联合组均较瑞素组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又较益生菌组显著下降(P〈0.05)。制模后各组CD3^+、CD4^+细胞和CD4^+/CD8^+值较对照组下降。制模后72h,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的CD4^+/CD8^+值分别为0.93±0.12、1.31±0.13、1.51±0.10,益生菌组和联合组均较瑞素组显著回升(P〈0.05),联合组又较益生菌组显著回升(P〈0.05)。对照组、ANP组、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MI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6%、95%、65%和60%,益生菌组和联合组较ANP组和瑞素组显著降低(P〈0.05)。制模后72h联合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较瑞素组和益生菌组轻。结论益生菌型营养能有效调节ANP大鼠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益生菌
  • 简介:目的探讨生大黄液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近5年收治的6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生大黄灌肠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支持等;生大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100g的浸泡液200ml高位保留灌肠,1次/d,直至肠道功能恢复后停药。于入院第1、2、5、6天测膀胱压力,行APACHE11评分。观察两组肠道功能恢复(出现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入院第5、6天,生大黄组患者的膀胱压力及APACHE1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1.9±9.0)cmH:0比(25.3±9.5)cmH2O,(16.5±7.5)cmH20比(20.6±7.7)cmH2O,1cmH,0=0.098kPa;(9.8±3.8)分比(12.5±3.6)分,(9.2±2.4)分比(11.2±2.5)分;P值均〈0.05)]。生大黄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分别为(126.8±28.2)h、(131.2±29.6)h、(25.6±6.2)d及16.7%,其肠道功能恢复及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患者的(169.9±53.4)h、(160.4±30.4)h、(33.2±6.4)d明显缩短(P值均〈0.05),病死率较对照组的26.7%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液保留灌肠可明显缩短SAP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问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大黄 灌肠 膀胱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营养组(术后GEEN组)、胃肠外营养组。术后GEEN组患者在术后12h间断口服温水,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24h开始口服营养液逐渐增加至全量,第4天开始按30mL/(kg·d)口服至第七天,术后3d,不足的能量或水、电解质通过静脉途径补充。同时术后7d按4IU/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术前GEEN组在术前3d按30mL/(kg·d)开始口服营养液,术后4d与术后GEEN组的前4d方案相同,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同时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胃肠外营养组术后7d按胃肠外营养常规支持,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肺部感染等)。营养前或术前1d和术后8d清晨采血检测肝功能、NK细胞、T细胞亚群(CD3比例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C5)。结果术前GEEN组和术后GEEN组中各有l例因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不愿意继续口服而退出,其余个别病例出现轻度腹胀等不适,经过调整进食速度和短暂休息后好转,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三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GEEN组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蛋白水平比较,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总蛋白均比胃肠外营养组高(P=0.00),以术前GEEN组提高更明显(P=0.00),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16),营养组需要补充的白蛋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患者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6例重症并发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治疗,观察组营养液中加入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0.4g/kg·d,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液,疗程均为10d.治疗前后采用LIFE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两组患者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IFE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功能障碍早期给予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治疗,能有效地预防肠道黏膜萎缩,增强小肠和结肠黏膜细胞的活性,改善肠道的结构和吸收功能.

  • 标签: 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 重症患者 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缺血性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的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壁缺血性疾病.按解剖分类,肠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源于3支动脉:①腹腔动脉供应胃和十二指肠,侧支循环丰富,缺血性病罕见.②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小肠,右半结肠,横结肠至脾曲,因其分支的各动脉均为末梢动脉,一旦受阻易形成壁局部坏死.③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左半结肠及大部分直肠.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缺血性病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此病属少见病,但随着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日益增多,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此疾病诊断有一定困难,常易误诊,延误病情,且一旦发生即呈凶险重症,故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现将从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方面对缺血性病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慢性肠系膜缺血 动脉供应 急性肠系膜缺血 心血管病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病,是一种多发病,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其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的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药物治疗 解痉剂 止泻药 导泻剂
  •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ds,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由特异性抗体n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且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musculardystrophy,PMD)是一组原发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并发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占AP10%-15%,其临床表现危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伴局部坏死者病死率约20%-30%,伴弥漫性坏死者病死率可达50%-80%,伴有MOF者,病死率几乎达100%。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使SAP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综合治疗 诊断 监护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进展而表现不一,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美国成人NAFLD发病率接近20%。日本为21.8%,韩国为24.6%,我国成人NAFLD发病率为12.6%~25%。美国12~18岁青少年NASH发病率为3.0%,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营养治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足”经常是不确定的和互相转换的。营养不良是与所有适当的和最佳的营养状况相反的情况,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肥胖是营养不良的一种形式)。营养不足常是指一般的营养缺乏的状况,也暗示摄食不足。

  • 标签: 营养不良 维生素 肠道功能紊乱 肠功能
  • 简介: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是一种进行性的炎症性疾病,以不可逆转的胰腺纤维化损害和胰腺组织破坏为特点,导致上腹部慢性疼痛和、外分泌功能的损害。发病率虽然尚无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但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最近的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显示,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炎症性疾病 胰腺纤维化 外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