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目前,耐药性结核病人的增加是造成结核病疫情上升的一个原因,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较长时间以来,对耐药病例,特别是多耐药病例的治疗仅提出指导性原则,缺少参考方案。最近(1997年)WHO提出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方案,现简要介绍如下。

  • 标签: 结核病人 多耐药 利福平 指导性原则 耐药性 参考方案
  • 简介:在讨论耐多药结核病问题时,不可避免要涉及复治肺结核问题。长期以来,复治肺结核分类及标准化疗方案成为许多结核病专业人士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除了在多种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和探讨之外,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于2007年在贵阳市举办了“复治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同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标准化疗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耐多药结核病 医学杂志 专业人士
  • 简介:标准的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加上严格的化学治疗管理(DOTS策略)可使约90%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获得痊愈,但复治肺结核因为情况复杂,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这类患者已经成为我国耐药结核病尤其是多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和超级耐药结核病等多重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主要群体。因此,重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控制耐药结核病的行。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化疗方案 多耐药结核病 初治肺结核 DOTS策略 耐药性结核病
  • 简介: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确保尽快开展灾后在治的肺结核患者继续治疗和管理,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早日恢复灾区结防工作的正常运转,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

  • 标签: 江油市灾 灾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技术评价双腔起搏器设置不同房室间期(AVD)时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改变。方法36例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常规设置AVD和根据体表心电图优化设置AVD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常规设置AVD相比,AVD优化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排量显著增加,左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显著增加,Tei指数显著减小。此外,AVD优化后组织多普勒指标室间隔、左室前壁、下壁基底段收缩期峰值速度(Sm)显著增高,左、右心室壁基底段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显著增高,右室游离壁基底段的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和Am均显著高于左室壁各基底段。结论双腔起搏器最佳AVD设置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脏功能,这些变化可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房室间期 双腔起搏器
  • 简介:<正>中心登记工作,已成为结核病防治机构在结防工作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结防工作者熟知,在结核病防治所门诊新登记肺结核病人中,包含两类新病例来源,一是新发病肺结核病例,另一是已治愈取消登记后的复发肺结核病例。

  • 标签: 新登记率 肺结核菌阳 复发率 结核病防治 肺结核病人 新病例
  • 简介:目的探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5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经治的53例股动脉F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别为医源性损伤38例(71.7%),白塞病8例(15.1%),外伤4例(7.5%),感染性FAP3例(5.7%)。治疗方案分为开放手术、腔内治疗和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I)。结果采用UGTI患者17例(32.1%),成功率为88.2%;外科手术27例(5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腔内治疗9例(17.0%),成功率为100.0%,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总体外科移植物及支架血管3年累计通畅率为94.3%,3年总体生存率为94.0%。结论UGTI可作为非复杂股动脉FAP的首选措施;手术治疗复杂股动脉FAP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但围术期并发症较高;腔内治疗可用于远离股动脉分叉的病变以及危重急诊患者的救治。

  • 标签: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外科治疗 支架血管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ARDS是一种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标准 急性肺损伤
  • 简介: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主要依靠放射显像技术进行术前监测、术中处理和术后随访.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造影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通常一种成像方式通过提供补充信息来支持另一种成像方式.多种影像学检查的数据必须综合成一个连贯的计划才能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本文拟对目前主动脉瘤影像检查方面已经确定和正在更新的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主动脉瘤 血管 腔内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甲状腺上极游离程序的改进对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36例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上极二步游离法完成的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改进组)的术中上甲状旁腺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并与113例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常规游离程序完成相同手术的患者(常规组)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结果术中发现改进组共辨认上甲状旁腺249枚(249/272,91.5%),常规组共辨认上旁腺215枚(215/226,95.1%),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可辨认旁腺中改进组原位保留242枚(242/249,97.1%),常规组原位保留198枚(198/215,92.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位保留的旁腺血供良好者在改进组中有225枚(225/242,93.0%),常规组中有170枚(170/198,85.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改进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8例(28/136,2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例(2/136,1.5%):常规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为37例(37/113,32.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7例(7/1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改进甲状腺上极游离程序,分二步游离甲状腺上极能更有效的保护上旁腺的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简介: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比过去更为突出,迫切需要新的有效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分枝杆菌活性受到重视.但真正适合临床使用的品种还不多。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治疗安全性,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且疗效较为理想的品种。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病时,同样需要考虑结核菌特殊的生长规律,掌握适用范围.注意防范细菌产生耐药性。尤其要注意吸收近年来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和临床合理使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左氧氟沙星 用药方案 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分枝杆菌活性 临床使用
  • 简介: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P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MM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中位年龄66(43~77)岁。均给予PAD方案为一线治疗:硼替佐米1.3mg/m^2,静脉注射,第1、4、8、11天;脂质体多柔比星20mg,静脉滴注,第1、4、8天;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第1、4、8、11天,每4周为一个周期。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观察疗效,并按国际肿瘤组织毒副作用统一命名法的标准(NCICTCAE)(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平均(3.9±1.1)(2~6)个疗程后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89%,其中完全缓解(CR)8例(42%),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11%),部分缓解(PR)6例(31%),轻微反应(MR)1例(5%),疾病稳定(SD)2例(11%)。可见初始疗效的中位时间为2.8(1~5)周,最佳疗效的中位时间为2.7(1~4)个月。骨髓瘤细胞、血清单克隆蛋白量、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中位随访期19(6~35)个月,所有患者目前均生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其中便秘7例(37%),腹泻1例(5%),恶心2例(11%),黏膜炎1例(5%)。其次为血液学改变,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32%),贫血3例(16%),血小板减少5例(26%)。另外,周围神经病变(PN)较为多见,1~2级4例(21%),3级1例(5%)。3例(16%)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3例(16%)患者出现乏力。结论:PAD方案治疗初治MM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脂质体多柔比星 地塞米松 初治
  • 简介:肺结核病是以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为特征的疾病,患者的保护性免疫往往处于劣势,重病患者和耐药及耐多药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对这些病人即便采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有时也难以控制结核病的进展,为此采用含

  • 标签: 免疫长 加免疫 化疗加
  • 简介: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时间长(疗程约为24个月),治疗药物多(至少需要4种药物,且多为二线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愈率低,对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构成严重威胁。作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结核病控制 治疗方案 项目地区 不良反应发生率 耐多药结核病
  • 简介: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有2个是高血压。高血压的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2002年调查结果仅分别为30%、25%和6%。由于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故与血压有关的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疾病等发生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心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

  • 标签: 高血压 联合治疗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 简介: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地塞米松联合顺铂(GDP)节拍化疗方案对老年复发性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复发性及难治性NHL患者18例,明确诊断后采用GDP节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B细胞NHL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例,T细胞NHL患者CR3例、PR1例,总有效率(ORR)为50%,治疗过程中无治疗相关死亡。根据WHO制定的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评价标准,患者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0~Ⅰ级,Ⅳ级并未发生,肝肾毒性轻微。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未发生明显的神经毒性及心脏毒性。结论GDP节拍化疗方案是治疗老年复发性及难治性NHL的有效方案,具有更低的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节拍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GDP方案
  • 简介:目的探索均匀设计在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条件中的应用,确立心钠素基因实时定量的最佳条件。方法以乳鼠心肌细胞cDNA为模板,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为影响因素,应用均匀设计法探索影响心钠素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条件;量化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扩增效果,在最优的扩增条件下建立ANP基因定量扩增的相对标准曲线,并检测扩增效率。结果通过均匀设计法的试验设计,用8个试验点,完成了对温度和引物浓度2因素8水平的实验条件优化,建立了ANP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的最佳组合,为退火温度59.2℃、引物终浓度200μM。结论均匀设计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经济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条件的优化方法。

  • 标签: 均匀设计 实时定量 PCR 心钠素 条件优化 实验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ES)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晚期卵巢癌患者7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TP)方案,观察组采用ES联合TP方案。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3个周期化疗,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程度、食欲减退、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在化疗后CA125、肿瘤负荷和腹腔积液深度均出现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中腹水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留病灶大小≤2cm占比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且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2%、63.1%和86.8、60.5%;2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γ2=0.207,P=0.649),对照组和观察组1、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9.4%、68.4%和94.7%、76.3%,2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2=4.042,P=0.040)。结论ES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肿瘤减灭术切净率,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 标签: 晚期卵巢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新辅助化疗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改进优化多重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multi-ARMS-PCR)条件,建立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简易分型方法。方法基于multi-ARMS-PCR的原理和特点,针对文献报道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重新设计或改进引物。以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4个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酸上游引物、1个通用下游引物和一对内参引物,分A,B两个管同步进行多重PCR反应。PCR扩增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EB染色,根据电泳带型的差异,实现对ApoE6种基因型的判定。结果新引物显著提高了扩增效率和反应特异性,排除了非特异条带的干扰,减少了ApoE基因分型的错判。结论采用优化后的multi-ARMS-PCR方法对ApoE基因型进行鉴定,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载脂蛋白E 多重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 基因分型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DS转化为AML时,化疗常常不能有效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且骨髓抑制相当严重,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出血、感染常成为患者临床死亡主要原因。因此,继发于MDS的AML患者预后差,治疗困难。近期笔者应用地西他滨加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联合半相合淋巴细胞回输,成功诱导缓解1例继发于MDS的AML,并显著缩短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老年人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淋巴细胞回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