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对视频脑电工作的影响,提高视频脑电监测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方法2014年1-6月未设置专职监测护士时收入的73例患者,与2014年7-12月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后收入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后收入的75例患者,脑电图监测记录阻抗水平降低,读谱数据中高切、低切范围增宽,更能接近标准水平。对患者发作时护理更为精准,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率。结论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对开展视频脑电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自患者入院便由专职监测护士收容,采集护理病史,了解发作规律及形式,观察受监测者情绪、作息等并给予干预,使患者在检查监测中获得全方位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镇痛作用并对相应的中枢神经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成年雄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并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给予大鼠注射不同剂量医用臭氧,注射的位置在损伤神经周围,然后观察不同剂量的医用臭氧对大鼠机械痛阈值的影响,并对其作用中枢神经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中P2Y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采用医用臭氧进行治疗后的大鼠机械痛阈值明显的增高,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其疼痛缓解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这个过程伴随着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中P2Y1受体表达的增加,并且其疼痛阈值的增加和P2Y1受体表达也呈现正相关。结论: 医用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大鼠机械痛阈值以及P2Y1受体的表达有密切的关系。
简介:目的:观察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外伤性手术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急诊拟行单侧下肢外伤性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B组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局麻药均用罗哌卡因。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9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针刺疼痛消失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病人的麻醉后血压均下降,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点的SBP、DBP均明显低于A组;术中B组的晶体输入量,曾用麻黄碱病例数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针刺疼痛消失时间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病例麻醉效果确切,均无更改麻醉方式完成手术。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下肢创伤性手术病人。
简介:目的:对不同麻醉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压进行分析以探寻合理的术后血压监测时间。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硬膜外、腰麻、全麻的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术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性;腰麻所监测的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术后30min舒张压及术后1~2h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8h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血压下降:全麻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及术后15min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也表现为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腰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后期,而全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前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所得效果,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计80例。患者均知晓奔驰实验研究目的,且签署同意书。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实验组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参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所得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软件检测,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住院期间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单根手指离断拟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从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持续给予静脉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B组同速率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过程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或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术后24h回访患者的满意度并记录发生不良发应的情况。结果A组止血带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满意率为明显高于B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能明显缓解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带来的疼痛,有效地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啶的临床麻醉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接诊的48例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24例给予右美托咪啶(观察组);另24例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苏醒期内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苏醒期内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期内观察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共6例,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麻醉,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GESolar8000型监测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R组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R组患者呼吸暂停例数。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术后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可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手术无记忆,满意度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在肝癌中的运用效果及对bFGF、VEGF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肝癌病患14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照组则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FGF、VEG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内各指标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因素与早孕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92例健康早期妊娠妇女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按照孕妇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将192例早孕妇分为A组(轻度反应)、B组(中重度反应),比较两组早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早孕反应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TT3及FT3水平高于A组,但两组血清TT3及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T4及FT4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境焦虑综合征问卷(MASQ)各维度评分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状态与早孕反应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此结果为临床制定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不同镇静用药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9年6月选取的75例颅内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开展诱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爆发抑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参照组(76.32%)(P<0.05)。实验组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爆发抑制发生率(2.70%)显著低于参照组(21.05%),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颅内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应用丙泊酚,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爆发抑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