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8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从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患儿配合性、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UXE发生率为2.90%(2/69)低于对照组21.74%(15/69),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性及护理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UXE发生率,提高患儿配合度及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识字老年结核患者应用复述式健康教育,并比较其对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非识字老年结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应用复述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 7d、出院前 1d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35%、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76.47%,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非识字老年结核患者应用复述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轮转护士进行非计划拔管预见性进行培训与ICU轮转护士未进行非计划拔管预见性培训的两组人员发生非计划拔管率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选取 2020年 1月—2023年 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一科轮转护士进行随机分组,进行非计划拔管预见性培训的轮转护士25人。未进行非计划拔管预见性培训的轮转护士25人。结果 经过培训的轮转护士非计划拔管率低于未经过非计划拔管培训的轮转护士。结论 经过培训的轮转护士可熟知患者管道放置的位置、管道的作用及观察护理要点,可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制定出不同的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患者管路均进行二次统一固定,同时对非计划拔管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流程及应急预案,经过预见性培训的轮转护士非计划拔管率远低于未经过培训的轮转护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4月内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1年8月内出生的127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对两组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实施PDCA循环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胃肠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各随机抽取310例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检查,统计拔管风险并进行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结果:改善后检查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77%)显著低于改善前(15.16%)(P<0.05)。改善前后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率(93.23%)显著高于改善前(84.84%)(P<0.05)。结论:为降低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采取品管圈活动改善非计划拔管,经过品管圈活动后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更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管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中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对比改善效果。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20年5月研究时间段内入住本院ICU病房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性预见性护理,各组样本量均为42例。比较患者ICU护理期间非计划拔管率、ICU治疗指标、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ICU护理期间机械通气非计划拔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护理质量各项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测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预见性护理实施,可在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期间非计划拔管风险同时,控制患者相关并发症风险,护理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 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中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 1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 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进行研究,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分析患者的满意度。 效果:对比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复发率和遵医行为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临床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复发情况以及HGB(血红蛋白)的BUN(血尿素氮)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和再入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GB的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实践,能够改善患者复发情况和遵医行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医护遵从性的影响。 方法以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对于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需要留置静脉针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将这100例新生儿分成了两组,甲组和乙组,每组有50例新生儿,甲组的50例新生儿为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我院未实施护理敏感指标下专案改善的新生儿,该组新生儿提供常规的护理,乙组的50例新生儿为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我院实施护理敏感指标下专案改善的新生儿。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后,乙组新生儿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P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预见性护理配合药物镇静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中,对计划性拔管率产生的影响,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方法 观察对象:随机选取82例ICU气管插管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6月12日/2021年5月28日(开始/结束),具体分组:随机抽签结果红签(常规G组:予以药物镇静+常规护理)、蓝签(预见Y组:予以药物镇静+预见性护理),每组患者例数:41例,护理效果标准: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ICU入住时间。结果 预见Y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ICU入住时间<常规G组( =6.116,t=8.541),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 将药物镇静+预见性护理应用在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缩短患者ICU入住时间,通过我们提供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更满意,有很高应有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3M透明敷贴对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留置胃管新生儿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3M透明敷贴。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情况(包括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质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3M透明敷贴能够显著延长新生儿胃管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