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弱视视功能软件在视功能敏感度评估、三级视功能检查及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对屈光度异常患者辅助治疗和视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50例屈光性异常弱视患者,根据患者到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奇偶数分组,每组中有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同时视、立体视以及双眼融象情况进行比较,结合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采用弱视视功能软件和常规弱视检查法对患者同时视、立体视以及双眼融象情况进行检测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患者同时视、立体视以及双眼融象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视力水平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视力从治疗前的(0.4±0.12)提升到了治疗后的(0.7±0.08),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视力只有稍微改善,从治疗前的(0.38±0.13)提升到了治疗后的(0.54±0.13)。通过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是88%;对照组有效率是68%。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弱视视功能软件对于视功能敏感度、三级视功能检查及辅助治疗和康复训练是有效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加强对病人的视功能检查、康复训练和评价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视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视疲劳患者接受穴位眼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视疲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穴位眼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和对照组(40例,只接受穴位眼贴治疗)。对比2组患者诊疗前后视疲劳评分、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改善情况及诊疗效果。结果诊疗前,2组患者视疲劳评分、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2个疗程后、诊疗4个疗程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疲劳评分更低,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疗程完成后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分析随访对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AMD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每次返院复查时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由专科护理人员利用病案管理系统进行复诊通知、患者评价、病情跟踪、健康指导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失访率、复发率、视力上升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在复查期间的失访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视力上升的患者比例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药物治疗后应用病案管理系统随访,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因素及相应护理策略。方法:在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们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8名颅脑术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将其分为比对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比对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我们对比了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分析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危重症监护、合理使用免疫药剂、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颅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此外,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术后患者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这些护理策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特点及综合护理策略,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5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的19例小儿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术后尿崩17例,存在单纯高钠血症4例,间断性低钠血症11例,高钠和低钠血症交替显现4例,因低钠出现意识水平下降6例,并发抽搐4例。经强化治疗和护理,出院时恢复良好15例,稳定3例,重残1例。结论:在积极手术的情况下,小儿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术后早期水、钠代谢紊乱比较常见,是护理的重点。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患儿过渡到平稳状态。
简介:摘要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系统康复训练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复训练护理组(观察组)用系统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入院1个月后疾病恢复的情况。结果:实行康复训练护理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疾病康复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实行的康复训练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有良好的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十字诀”盲视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放置鼻肠管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便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前瞻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20年3月~6月收治需放置鼻肠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插法及教学方法,而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十字诀”盲视法。结果:对比发现,患者中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是65.0%(13/20),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是90.0%(18/20),置管成功花费的时间分别是(28.76±8.5)分钟和(14.31±6.98)分钟;学员中的置管成功率分别是对照组40%(16/60)、观察组65%(26/40),且经过计算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字诀”盲视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放置鼻肠管的操作中具有条理清晰、简单易行的特点,培训教学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于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所收治的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了常规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了系统康复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结果(1)在护理工作开始之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极为明显(P<0.05)。(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0.00%,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极为明显(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对于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于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所收治的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了常规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了系统康复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结果(1)在护理工作开始之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极为明显(P<0.05)。(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0.00%,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极为明显(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对于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 系统康复护理 对于 ICU 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 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 80 例我院所收治的 ICU 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 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 对照 组, 每组 各为 40 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了常规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了系统康复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结果: ( 1 )在护理工作开始之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极为明显( P < 0.05 )。 ( 2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 2.50%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 20.00% , 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极为明显( P < 0.05 )。 结论: 系统康复护理 对于 ICU 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2年12月,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共计62例被列为研究对象在我院展开研究,2023年12月该研究截止。62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性被平分为2组,即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提供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种干预方式所呈现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临床疗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高于采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2组间的对比具有实际意义,P<0.05。(2)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出现重度压疮、肺部感染、脓毒血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2组间的对比具有实际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在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该措施的实施不但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是可广泛借鉴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