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发生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录7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分析导致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29%,相比对照组的71.43%更高,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管留置时间更长,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观察组发生率2.86%,结果比较P<0.05。结论:血凝块形成、药物残留、异物阻塞以及积聚物阻塞都是导致发生导管堵塞的重要因素,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治疗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加强导管的维护,能够提高穿刺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护理中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普通组(50例)和研究组(40例)。前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置管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也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肿瘤护理中运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延长置管的保留时间。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理门诊在导管管理与维护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1月我院PICC门诊建立前的置管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将2020年12月-2021年6月我院建立PICC门诊后全程接受门诊护理的置管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在导管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PICC置管患者应用PICC专科护理门诊效果显著,可提升其置管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肿瘤疾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护理肿瘤疾病患者时有效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模式,并且在全过程体现应有的护理操作,这样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护理成效,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具备推行的价值。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2],在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中,PICC较其他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风险、节约费用,
简介: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试验组(200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继续送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颈内静脉异位,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为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简介:目的评价床边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7例肿瘤患者根据肘部静脉情况,良好者,即肉眼或触摸可及有弹性的静脉,作为对照组(n=109);差者,即肉眼和触摸均不可及有弹性的静脉,为观察组(n=78)。对照组按常规在肘部静脉置入PICC;观察组通过超声影像技术选择上臂中下部的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并结合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术后患者带管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带管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患者舒适度高,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少。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在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方法 样本选自在 2019年 01月到 2019年 1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 186例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配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舒适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各 63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接受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患儿不良反应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缓解治疗疼痛,减少化疗中的不良反应,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简介:总结22例B超引导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配合与护理。置管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选择静脉及导管型号,置管过程与医生密切配合置入,置管后妥善按压穿刺点。18例患者1次穿刺置管成功,4例2次穿刺置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