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感染并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生化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医学检验
  • 简介:自化学分析综合实验室成立以来,一直探索建立新型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体系。对原有4门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将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基表技能实验、检验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四大模块。通过课程之间优化组合,按照实验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医学检验实验课论、方法和技能训练,使实验课成为一门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实验技术训练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真正的独立课程,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的。

  • 标签: 实验室 重组 实验教学 模块 实践能力培养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化综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核心,是时代发展之需。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实验是关键内容,只有开展自主创新性的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医学检验专业,站在实验教学的角度,就在实验教学中开展自主创新实验的意义谈几点看法。

  • 标签: 医学 检验实验专业 自主创新实验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河南省某高校2006年级部分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课前跟随教师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而对照组不参加,只按常规模式上实验课,课程结束后,在同一时间内以相同的方法一同进行实验考核。结果:实验组在20个骨髓细胞的辨认、肠杆菌科分离及生化鉴定、肥达反应效价判断、质粒的提取与纯化、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鉴定、白细胞分类计数等6项内容的考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回收试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院校各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个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能够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学生实验准备 实验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镜手术对急诊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于2014年~2018年至本院急诊科就诊的胃出血患者,根据是否立即行内镜手术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在接受保守治疗后择期进行手术,研究组则立刻进行手术,就两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出血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给予急诊胃出血患者镜手术具有较为明显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出血,还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诊 胃出血 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固定对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2日至2017年3月22日期间我院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5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25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97.85±1.24)分、躯体功能(96.31±2.16)分、物质生活(95.38±2.64)分、社会功能(96.85±1.74)分、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培养本科生初步的科研意识是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改进实验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供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该文通过细胞生物学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以单克隆抗体实验为中心改进以往的实验设置和考试制度,由单纯的动手操作到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做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结果评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 标签: 细胞生物学 综合实验 科研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医学检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凸显的日趋重要。故此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利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病例为引导"、科研性学习方法,融于实验课、理论课、见习、实习等医学检验教学全过程中,从而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医学检验人才。

  • 标签: 创新思维 问题意识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肠道肿瘤术后采取早期肠营养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肠道肿瘤术治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肠营养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营养状况与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营养状况较观察组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19%)低于观察组(9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高于观察组(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肿瘤术后采取早期肠营养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营养,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道肿瘤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意义
  • 简介: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该文概括了温州医学院医学检验教育多年来立足实践,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过程。文章围绕教育模式与课程计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硬件平台搭建、制度保障体系构建、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 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而本文中就主要探究分析了设计性创新实验在眼视光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 标签: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眼视光实践教学 成效
  • 简介:分子诊断学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了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实现对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等进行改革,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临床检验诊断学 分子诊断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鼻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对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鼻镜组和传统径路两组,均有50例,传统路径组患者使用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比呢机井组使用鼻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复发率,以及各类并发症几率。结果鼻镜组患者的慢性鼻窦炎治疗有效率是98.00%,传统径路组是7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鼻镜组复发率2%,鼻中隔、下鼻粘连、上颌窦开口狭窄等并发症几率是4%,传统径路组的复发率是20.00%,并发症几率16.0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鼻镜组生质量评分平均(92.02±5.53)分,传统径路组平均(82.98±4.72)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鼻窦炎使用鼻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好,微创,安全可靠,并发症几率低,复发率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肌效贴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效贴治疗。记录比较治疗前、后的两组患者生理消耗指数(PCI)评估、起立和行走计时测试(TUGT)、10m最快步行速度(10mMWS)测试以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治疗周期为1个月。结果在接受治疗周后,两组组患者的PCI、TUGT、10mMWS以及FMA—L评分较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CI、TUGT、10mMWS以及FMA—L评分分别为(0.45±0.10)、(16.47±3.26)s、(0.87±0.12)m/s、(28.34±2.7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56±0.11)(20.43±5.23)s、(0.68±0.14)m/s(24.87±2.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肌效贴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效果显著,康复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肌内效贴 脑卒中偏瘫 步行功能
  • 简介:当前,缺乏“创新”的氛围在临床医学教学是尤为突出的问题,其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未来社会及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创新能力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从学科特点出发,提出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

  • 标签: 教学改革 培养医学生 创新能力 临床医学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疗效好。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老年不稳定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颅动脉瘤患者中实施夹闭术以及血管内栓塞方法后对于血流动力学、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使用血管栓塞术,对照组使用夹闭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能量代谢指标。结果在完成后手术之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阶段(T4)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平均动脉压则比观察组要低(P<0.05),而在进入手术室时(T1)、全身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等时间段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丙酮酸、脑血流量、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脑颈静脉球-动脉乳酸差值、葡萄糖浓度、颅压、红细胞压积以及心率方面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颅动脉瘤时,使用血管内栓塞术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相比于夹闭术能够起到更家良好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管内栓塞 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药物为罗红霉素胶囊,标准组患者采用耳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治疗结束后,判断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根据统计的治疗效果计算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56例,治愈率为98.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4例,治愈率为77.19%。结论表明耳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药物,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损伤 耳内镜
  • 简介:开展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指本科阶段在校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选择一名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课题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 标签: 创新性实验计划 大学生 医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