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肱骨尤其是肱骨远端的特殊解剖形态,命名新的解剖名词,准确描述其结构特点,促进肱骨内固定器材的研究和改进.方法:选用青壮年不成对的肱骨12根,用3BCT(ThreeDimensoinalComputedTomography)进行扫描并重建,对骨表面特性及髓腔进行全方位的测量.结果:肱骨干大小结节以下大致呈圆柱体,其远段距髁部6.54±0.63cm(前屈距)处有向前的弯曲,称前屈角,为13.98±0.48度.髁上部逐渐变薄向内外扩伸形成内上髁及外上髁,而被鹰嘴窝和冠突窝分隔形成的两支称内上髁支和外上髁支,其中内上髁支宽:1.46±0.10cm,厚:1.38±0.10cm,外上髁支宽:2.07±0.09cm,厚:1.58±0.7cm,与纵轴的夹角称内上髁角和外上髁角,分别为:28.29±0.57度和34.15±0.65度.髓腔于髁上变宽薄,逐渐闭锁.结论:肱骨干髓腔无明显狭部,上端略大,向下端逐渐减小,末端矢径减小,冠径逐渐增大,不向内外上髁支内延伸.髁部前屈角,前屈距,内上髁角以及外上髁角等测量值变异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VOCAL)技术测量胎儿肺体积的可行性及超声肺重比(UFLB)对胎儿肺发育不良(P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且孕妇选择引产并同意进行尸检的胎儿35胎,胎龄16~36周。应用VOCAL技术获得胎儿肺体积,采用二维超声测得的生物参数经Hadlock方程系统自动生成胎儿质量,进而获得UFLB。将应用VOCAL技术测得的胎儿肺体积与尸检后实测的肺体积进行比较,并评价UFLB对PH的诊断价值。结果应用VOCAL技术测得的胎儿肺体积与实测的肺体积之间的差值为(-0.81±1.77)cm3。应用UFLB诊断胎儿PH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5.65%,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1.67%,诊断准确率为91.43%。结论应用VOCAL技术可准确评估胎儿肺体积,UFLB对胎儿PH的产前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CT二维法与三维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解剖法的一致性,探讨临床评估前倾角的方法。方法 成人股骨干骨标本30例,分别应用解剖法、CT二维法、CT三维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解剖法相比的准确性,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解剖法的一致性。结果 解剖法、CT二维法、CT三维法测量的股骨前倾角分别为10.47±3.79°、12.82±4.50°、9.80±4.16°。CT二维法、CT三维法测得的股骨前倾角与解剖法测量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CT二维法与解剖法的ICC为0.872(95%CI, 0.770~0.932, P<0.05);CT三维法与解剖法的ICC为0.943 (95%CI, 0.855~0.977, P<0.05)。结论 CT二维法、CT三维法均能比较准确地测量股骨前倾角,CT三维法测量准确性相对更高。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DSA显示子宫动脉(uA)开口位置的价值。方法选择90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经导管分别选择人左、右髂内动脉,行三维DSA血管造影,然后对图像进行三维后处理,每间隔5°旋转,采集三维图像,观察UA最佳显示角度范围;统计uA起源及开口角度,以臀上动脉开口为定位点,测量UA开口距臀上动脉开口距离。结果在对侧斜位和同侧斜位〉30°~60°显示uA开口最好;116支(116/180,64.44%)UA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33支(33/180,18.33%)起源于臀下阴部干;17支(17/180,9.44%)起源于阴部内动脉;10支(10/180,5.56%)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4支(4/180,2.22%)起源于臀上动脉。uA与起源动脉夹角0-30°为19支,占10.56%(19/180);〉30°~60°70支,占38.89%(70/180);〉60°~90°74支,占41.11%(74/180);〉90°~120°8支,占4.44%(8/180);〉120°~150°5支,占2.78%(5//180);〉150°~180°4支,占2.22%(4/180)°UA开口至臀上动脉开口距离为3.04~18.31mm,平均(11.71±4.28)mm。结论三维DSA可较好地显示子宫动脉起源、开口角度以及距臀上动脉的距离。
简介:背景:跟骨为不规则骨,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过往多基于X射线平片进行测量研究,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跟骨相关解剖测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报道较少。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国人跟骨的解剖数据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成人正常跟骨CT扫描数据,男50例,女50例,将其重建后进一步测量跟骨长、宽、高及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将测量数据与西方人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中国男性组跟骨长、宽及高分别为(74.60±5.06),(29.71±2.93),(45.23±4.46)mm;女性组为(71.48±5.36),(26.65±3.01),(42.23±4.49)mm,男性组显著大于女性组(P0.05)。男性组Bohler’s角为(35.98±4.34)°,女性组为(38.31±4.43)°,男性组显著小于女性组(P0.05)。提示中国女性成人跟骨长、宽、高较男性小,跟骨Bohler’s角明显大于男性,不同性别间Gissane’s角无明显差异。与西方人相关数据比较,中国成人的跟骨长、宽、高明显偏小,跟骨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则无明显差异。
简介:目的通过手术导航系统确定计算机辅助手术的位置,制定手术方案,保证手术成功。方法我们简要地回顾了医学图象配准,对导航系统的注册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总结了目前常用的三维注册方法。结果手术导航是医生在术前通过医学影像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模型,术中根据三维图像模型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为将影像坐标系与人体坐标系统一起来,需要进行空间变换的配准。最近点迭代算法是点云数据配准中最常见的一种配准算法,它算法简单,有一定的通用性。在手术导航人体标志点的注册中引入和发展最近点迭代算法能提高注册精度,使注册更加简便,从而提高整个导航系统的精度。结论手术导航要求很高的精确度,因此引入和发展最近点迭代算法十分必要。
简介:论述了显微三维分析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程序流程;针对因离焦光线的干扰而产生的模糊光学断层图像序列,基于断层内相邻像素和断层间相邻像素的相关信息,采用改进的最大期望算法对光学断层图像序列进行去模糊处理;对去模糊处理后的三维光学断层图像序列,介绍了一种基于表面点绘制的三维数据场表面重建反走样方法,加快了重建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三维体绘制时,提出了多维半自动阻光度转换函数解决方案,清晰地显示出了物体内部的细节变化;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计算重建后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三维分割和标记算法,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选择感兴趣目标的操作.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颅面部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标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点,获取其三维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点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下齿槽座点、眶下缘点、眶上缘点、耳点、髁突点等5类标志点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b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笔者提出的对三维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点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三维重建标志点的定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