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毕业实践的医学生42名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1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21例,应用跟师指导带教)。对比两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影像阅片成绩、案例分析成绩。结果 实验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81.25±10.67)分、影像阅片成绩(82.35±11.21)分、案例分析成绩(86.77±10.29)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在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深入理解与掌握,对其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技术操作能力加以培养,进一步优化了此科室带教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及其健康宣教效果。方法以我院放射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就职的14名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对其职业危害予以分析,并向其提供健康宣教,分析宣教前后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14名工作人员,包括5例感染因素、4例化学物质因素、3例物理性因素、2例其他;且健康宣教后的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宣教前(P<0.05)。结论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在此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彻底避免相关职业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并适当加强健康宣教力度,提升初筛合格率。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期间6315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初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的初筛不合格献血者例数、性别、原因,并加以详细分析。结果:在所有初筛不合格献血者,ALT指标不合格例数最多,其次为WBC、乳糜血指标。男性献血者的ALT、乳糜血、WBC指标不合格例数高于女性献血者,且Hb、HCT指标不合格例数低于女性献血者(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主要与ALT、WBC、乳糜血指标具有直接联系。且在不同性别的献血者中,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措施,以此提升初筛合格率。
简介:目的拟建立稳定的大鼠烫伤创面感染模型,以便于进行相关防治研究.方法(1)取50只SD大鼠,使用恒温恒压烫伤仪,以底面积4.5cm2、质量0.5kg的80℃圆柱形烫头垂直接触大鼠脊柱左右两侧皮肤,致伤4、6、8、10、12s(每种致伤时间10只大鼠,左右侧烫伤时间相同)制作烫伤模型.伤后24h,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记录左侧创面愈合时间,取右侧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根据结果筛选浅Ⅱ度、深Ⅱ度创面致伤时间.(2)另取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Ⅱ度组、深Ⅱ度组,每组18只,按照前述方法与选定的致伤时间分别制成浅Ⅱ度、深Ⅱ度烫伤创面.伤后即刻在2组大鼠一侧创面分别接种0.1mL含1×10^9、1×10^7、1×10^5CFU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的菌液(每种菌量6只大鼠),在另一侧创面涂抹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接种细菌后24h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接种细菌后1、2、3、5、7、14d进行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鉴定菌种,检测并计算痂下细菌含量;记录2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结果(1)根据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筛选出烫伤6s和8s分别为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致伤时间.(2)浅Ⅱ度组大鼠仅接种1×10^9CFU细菌的创面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深Ⅱ度组接种1×10^9、1×10^7CFU细菌创面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前者浸润更明显.(3)创面细菌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浅Ⅱ度组创面接种各种菌量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绝大多数低于1×10^5CFU/g;深Ⅱ度组创面接种1×10^9CFU细菌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均高于1×10^5CFU/g并呈持续上升趋势.(4)浅Ⅱ度组接种1×10^9、1×10^7、1×10^5CFU细菌的创面与生理盐水对照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值分别为1.26、0.29、1.07,P值均大于0.05);深Ⅱ度组接种1×10^9CFU细菌创面愈合时间[(22.5±1.0)d]较生理盐水对照创面[(19.4±1.6)d]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