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腹部影像分型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在直接淋巴造影术后胸腹部MSCT联合扫描。结果经MSTCT淋巴管成像图片显示所有患者均为病变肠管和肠管以外病变,其中有8例为肠管扩张,有8例为肠壁增厚,有4例为胸腔积液,有6例腹腔积液,有2例为心包积液,有8例为肠系膜水肿包纵隔淋巴反流,有5例为肠系膜结节,有1为腹腔淋巴管瘤,有5例肠淋巴干反流,有8例腰淋巴肝反流。结论MSTCT淋巴管成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准确的诊断出患者肠管中的病变组织位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2-40阳性者淋巴管密度(L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4例胃癌和26例癌旁组织中D2-40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LVD,分析LVD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D2-40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59/74)和30.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计数11.02±3.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55±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L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通过随访证实,LVD与患者生存年限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D2-40阳性者LVD与胃癌预后呈负相关,LVD有望成为胃癌发展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研究其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无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MMP-9对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作用。结果MMP-9在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2.9%和31.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淋巴结组中阳性率为57.1%和25.0%,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P-9的高表达可以刺激新生淋巴管的生成,诱导乳腺癌细胞进入淋巴管中,以促进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13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操作时间90~150min,术中出血100~300ml;2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经利尿、止血治疗3天后血尿消失,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7-10d,出院时尿液均转清;术后随访2~26月,患者均无乳糜尿复发;随访患者无肾萎缩、肾下垂等远期并发症。结论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手术更精细、更彻底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5年6月份接收的乳糜尿患者1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对乳糜尿进行治疗,安全性高,出血少,创伤性小,值得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两种新的淋巴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D2-40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鼻咽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63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31例)同步放化疗组。分别收集临床资料及rAd-p53瘤内注射前后鼻咽部瘤体活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鼻咽癌原发灶组织中淋巴管标记物Podoplanin、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中Podoplanin、D2-40淋巴管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Podoplanin、D2-40淋巴管计数较治疗稍有下降,甚至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doplanin、D2-40可能与远处转移有关,接受rAd-p53瘤内注射的鼻咽癌患者Podoplanin、D2-40蛋白表达降低,MLVD数量下降,进而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以及生命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所以我院将会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浸润特征与保乳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104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研究乳腺癌疾病的病症,对其大小、腋淋巴结肿瘤侵润的距离等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无乳头溢液的肿瘤患者的肿瘤<2cm,距离肿瘤1.5cm侵润患者的阳性率达到了100%,无乳头溢液的肿瘤患者的肿瘤2-3cm,距离肿瘤2.0cm侵润患者的阴性率达到了100%,肿瘤大于3cm的患者,距离肿瘤为2.5cm侵润患者的阴性概率100%。结论我们在进行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症手术时,要结合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情况来确定进行手术能否保乳和保乳的安全性范围,这样才能使得手术更安全,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