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途径,寻找有效方法,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根据北海市结防机构2005-2010年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病人资料,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因症就诊病人的涂阳检出率20.5%,综合医院转诊病人的涂阳检出率15.5%。涂阳病人不同来源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因症就诊63.9%、转诊35.4%、追踪0.2%、因症推荐0.3%、接触检查0.1%、健康检查0.1%。结论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主动就诊率是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主要途径;加强医防合作,提高病人转诊及追踪到位率,是发现病人的重要途径;因症推荐、接触者检查和健康体检对及早发现病人、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纸塑袋包装环节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与效果。方法改进方法包括规范尖锐器械包前保护措施;制定所有需要纸塑袋包装器械的裁剪规格;明确器械包装重量要求;设置纸塑包装岗位培训与准入;明确质检班职责,每周总结反馈1次。以2016年7—12月改进前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作为本底值,与改进后2017年1—6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前后,包装袋破损、封口不合格、纸塑袋裁剪规格不规范等质量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纸塑包装环节采取以上改进方法,可降低包装密闭不合格事件的发生,促进纸塑包装操作规范,提高纸塑包装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防治策略的制定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大庆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培养阳性分支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获得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的菌株302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97例,耐药180例,耐药率60.6%;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耐药率100%。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频率依次为INH(42.8%)、RFP(41.1%)、EMB(40.1%)、SM(16.2%)。结论大庆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严重,应常规开展痰培养和耐药性监测,了解复治涂阳肺结核耐药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耐药监测对合理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观察及并发症。方法选择9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近视患者据治疗方式分组。单焦框架眼镜组给予单焦框架眼镜治疗,角膜塑形镜组行角膜塑形镜佩戴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时间;佩戴前和戴镜1m、3m、6m、12m患者屈光度、眼轴长度、视力;并发症率。结果角膜塑形镜组视力改善时间优于单焦框架眼镜组,P<0.05;戴镜1m、3m、6m、12m角膜塑形镜组患者屈光度、眼轴长度、视力优于单焦框架眼镜组,P<0.05。角膜塑形镜组并发症8例(17.78%),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单焦框架眼镜组无并发症。P<0.05。结论近视患者行角膜塑形镜佩戴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屈光度、减缓眼轴长度,控制近视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分析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术后眼轴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近视角膜塑形术的青少年患者56例,共89眼;观察配戴后1周、1、6、12、24个月患者眼轴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近视的程度进行分组,共分为低近视组(球镜≤-3.00D)、中近视组(-3.25~-6.00D),低年龄组(8~10岁)与高年龄组(11~14岁)。结果戴镜6个月后患者眼轴增长,且与配戴前对比,P<0.05;1月后低近视组、中近视组眼轴增长,且差异显著,P<0.05;中近视组的眼轴增长慢,而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眼轴增长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近视(-3.25~-6.00D)青少年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控制近视效果更佳,但年龄不会对控制近视的效果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