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梅毒患者(设定为甲组),选取同一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设定为乙组),入选者均采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对于梅毒螺旋体的诊断效果。结果 TRUST在甲组中检出梅毒螺旋体50例,ELISA在甲组中检出梅毒螺旋体58例,TPPA在甲组中检出梅毒螺旋体59例;ELISA、TPPA对梅毒螺旋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相较于TRUST 更高(P<0.05)。结论
简介:摘要: 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黏膜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步损伤胃黏膜上皮,导致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肿瘤变化,胃黏膜小肿瘤已成为公认的癌前病变。因此,国际癌症机构已经成为Hp感染阳性胃癌的第一要素,起到了促进慢性胃炎发生的作用。另外,Hp感染后产生的液泡毒素、氨毒素等引起的粘膜炎症及菌体细胞壁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改变胃黏膜和细胞的原有结构。此外,大量胃酸可以通过十二指肠黏膜转化为上皮肠化生,发展为胃癌。因此,该研究旨在分析Hp感染后与胃镜病理组织诊断的关系、胃病与病理组织的关系,目前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幽门螺旋杆菌属于螺旋形的轻度厌氧菌, 对生存条件要求较高,是 在人类胃脏中属于唯一能够生存的物种。幽门螺旋杆菌对 消化道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的危害已得到国内外认可,所致的慢性炎症状态与肿瘤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其持续感染会导致胃泌素分泌异常增多。 结直 肠息肉约半数无临床症状,伴随并发症时可表现为 间断性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部隐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成年人在内镜下结合病理多表现为腺瘤性息肉,其不断进展、形成癌变为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病因。已有较多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 感染、胃泌素释放与 结直 肠息肉特别是结直肠病腺瘤的发病 机制有相关性。因此, 本文主要就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特征及现状、对结直肠息肉的认识、幽门螺旋杆菌的病原学、致病因素以及幽门螺旋杆菌跟胃泌素与结直肠息肉发病几个方面 展开以下 论述。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1],HP)感染根除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07月资阳市中医医院接受四联疗法治疗的400例HP感染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 C-尿素呼气试验,据此分为根除失败组(101例)、[2]根除成功组(299例)。比较两组中不同中医证型对HP根除率的影响。结果[3] 400例HP感染患者总体HP根除率为74.75%;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气犯胃证、胃阴亏虚证、胃络淤血证、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寒证HP根除率分别为91.60%、88.64%、83.64%、82.05%、75.00%、41.86%、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寒证HP根除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 HP感染根除率与其中医证型有关,其中尤以脾胃虚寒证、寒热夹杂证HP根除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大庆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分析HP对人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P感染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大庆市第五医院体检中心经HP抗体检测试验的健康体检者5292例,通过SPSS23.0得出整体健康体检人群HP检出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体检人群HP检出率。结果 共检出HP阳性1529人,检出率为28.9%;不同性别、30-49岁组与>=50岁年龄组之间H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检出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且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应鼓励健康人群尤其年龄在50岁以上人群进行HP筛查并积极防治。
简介:摘 要: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人类感染性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首次抗HP根治失败会导致HP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二线治疗方案的效果。门诊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检测治疗的重大窗口,需要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术为患者治疗,多数是在门诊处进行治疗,患者疾病知识缺乏,较易出现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患者治疗中,应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以此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为探究全程护理对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以本院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全程护理干预,对干预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总结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彭氏多功能外科解剖器(PMOD)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用PMOD对8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治疗组),与采用常规剥离法切除扁桃体的72例患者(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反应做比较。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9.0±1.3)ml,对照组为(62.0±7.0)ml,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2.7±2.1)min,对照组为(26.9±3.7)min,且前者术后反应轻、愈合快。结论采用PMOD切除扁桃体,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对比血清检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庄浪县收集的42例布氏菌感染患者,并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为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检验、细菌检验。收集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等数据。结果 血清检验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方面数据高于细菌检验。其中,血清检验准确度:82/84(97.62%);特异度:41/42(97.62%);灵敏度:41/42(97.62%),细菌检验准确度:71/84(84.52%);特异度:35/42(83.33%);灵敏度:36/42(85.71%)。结论 在针对布氏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通过血清检验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检测的准确度更高,能够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更多可以参考的依据,应当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积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