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现在医学检验中抗凝剂的应用越来越多,如何正确的应用抗凝剂,最大程度的发挥抗凝剂的作用,同时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现在就对抗凝剂的种类与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作浅要的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稀释抗凝血、EDTA-K2稀释抗凝血与标准魏氏法测血沉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取110份健康查体者标本分别用枸橼酸钠抗凝剂、EDTA-K2干燥抗凝剂、EDTA-K2干燥抗凝剂加入枸橼酸钠抗凝剂(联合组)使用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结果经统计学分析,EDTA-K2不稀释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相关性好,但二者差异有显著性;EDTA-K2和枸橼酸钠联合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相关性好,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EDTA-K2不稀释抗凝血与EDTA-K2和枸橼酸钠联合抗凝血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EDTA-K2不稀释抗凝血测定血沉是可行的,但要注意制定相匹配的参考范围;用EDTA—K2和枸橼酸钠联合抗凝血可代替枸橼酸钠抗凝血测定血沉;EDTA-K2不稀释抗凝血与EDTA-K2稀释抗凝血测定血沉不同,应予以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抗凝剂在血液净化治疗中抗凝的疗效。方法将45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15名,A组采用阿加曲班抗凝,B组采用普通肝素抗凝,C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每3月末监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LT值等数值;下机后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及血液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治疗后阿加曲班组APTT值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差异,但与肝素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组治疗结束后患者血脂轻度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阿加曲班组出血发生率0%,低分子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6%,普通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33%;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类组使用透析器个数治疗后基本相同。结论使用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与肝素类基本相同,但出血等并发症明显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抗凝剂对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择45份体检人员的样本,用血清对照组,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组、肝素抗凝组和枸橼酸钠抗凝组表示,分析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结果。结果:肝素抗凝组的测定结果与血清对照组比较后无差异(P>0.05);乙二胺四乙酸组、枸橼酸钠组的测定结果与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乙二胺四乙酸、肝素、枸橼酸钠三种抗凝剂测定碱性磷酸酶(ALP),肝素抗凝剂对ALP的测定结果无影响,建议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乙二胺四乙酸组、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的测定结果与血清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距,不建议用于临床实践中。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含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抗凝血浆与促凝剂真空血清管、普通血清管,分别检测全血乳酸,研究其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国产的含促凝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试管、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分别采集60例患者标本,采用日立-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全血乳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普通血清管检测乳酸值结果明显高于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血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凝剂血清管检测结果稍比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偏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肝素抗凝剂影响因素较大,固含促凝剂的血清标本与肝素抗凝血浆、无促凝剂的血清标本比较,有很多优势,在及时分离出血清的正常情况下,可用于全血乳酸的检测。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免疫项目ELISA法检测结果应用两种抗凝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术前检测和输血前检测的500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标本分别使用EDTA-K2抗凝剂和肝素钠抗凝剂进行抗凝,将抗凝标本ELISA法进行抗-HIV、抗-HCV、HBsAg以及TP-ELISA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对应的血清样本进行平行检测对比,将其中EDTA-K2抗凝血进行检验后与血清样本结果不同的血样进行TPPA试剂检验,再使用肝素钠抗凝剂标本进行复检,统计两种抗凝血液样本的检测效果.结果EDTA-K2抗凝试管血中呈反应性结果样本528份,肝素钠抗凝试管血中470份呈反应性结果.EDTA-K2抗凝试管血反应性结果样本经复检不-致率与肝素钠抗凝试管血相比明显较高,P〈0.05.EDTA-K2抗凝试管血总不-致率与肝素钠抗凝试管血相比明显较高,P〈0.05.3份EDTA-K2抗凝试管血样本与辩血检验结果不-致,进行TPPA检测后,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进行ELISA法检测时,EDTA-K2抗凝剂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肝素钠抗凝剂对检测结果影响相对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下注射抗凝剂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仪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2月,涉及患者为100例,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无规律、无特定点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则利用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仪进行腹部皮下抗凝剂注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同时在整个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皮下注射抗凝剂治疗的患者,在注射过程中,采用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仪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精确注射部位、注射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枸橼酸钠与乙二胺四乙酸两种抗凝剂中全血细胞的分析结果,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50份血液样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均同时采集3.2%枸橼酸钠抗凝血(采用19的黑头管)(A组)和EDTA-K2抗凝血(B组),分别编号A1~A50,B1~B50,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抗凝剂下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和淋巴细胞(LYM)计数。结果3.2%枸橼酸钠抗凝血和EDTA-K2抗凝血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抗凝血样的WBC、RBC、Hb、PLT、HCT、LYM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2%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和EDTA-K2抗凝血标本的全血细胞分析结果类似,有一定可比性,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口服抗凝剂(DOACs)在预防脊柱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脊柱创伤手术患者,分为LMWH组和DOACs组,回顾性分析其DVT、P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等临床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OACs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LMWH组(P<0.05),P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DOACs组术后出血并发症更少(P<0.05),住院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DOACs在降低DVT和术后出血风险方面优于LMWH,建议在脊柱创伤患者抗凝预防中优先考虑使用DO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