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焦虑、抑郁与残疾儿童家长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提高残疾儿童家长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对象来自到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家长16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SF-36量表测量家长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了解残疾儿童家长的生活质量的综合状况。用Epidate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水准α=0.05。结果(1)160名调查对象的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2.52±4.11和13.33±4.30。其中焦虑和抑郁均重度的有42人,同时患有中度焦虑和抑郁的人数有38人,正常人数仅有11人。(2)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中,SF(社会功能)得分最高,RE(情感职能)得分最低,PCS(躯体健康总评)得分为74.07±19.39,MCS(精神健康总评)得分为63.53±21.01。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尤其是精神健康总评(MCS)中的情感职能(RE)。(3)残疾儿童家长的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八个维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残疾儿童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较重,生活质量水平总体较低。焦虑抑郁情绪越重,家长生活质量较低。
简介:摘要: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对残疾儿童的学习有着特殊的意义。本研究以音乐教育在残疾儿童学习中的应用为主题,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探究音乐教育如何在残疾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可以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改善他们的社交技能,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发展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还能通过调控生理反应,有助于提高残疾儿童的注意力与集中度。因此,音乐教育在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康复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成果为音乐教育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采取引导式教育为主,现代康复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模式康复30名脑瘫儿童为目标,在全面细致的评估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目标、集体训练计划和个别化要求,将肌能目标和主题教学相结合,设置每日课堂(习作)程序,采用亲子同训的方式。通过对训练3个月30例脑瘫儿童进行统计,他们在大肌能的坐与立方面总有效率(有进步和明显进步总和与实际障碍比的数值)分别为93.6%和94.3%,在行走、进食、入厕、主动参与等方面总有效率81%-87.5%。结论引导式教育调动了儿童及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参训儿童得到较好的功能康复的同时,在认知、学习、语言、表达及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等能力也得到全面、快乐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于2014年5月-2014年6月在接种门诊外、公园、幼儿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向6周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发放预先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待儿童家长填写完问卷后收回,对收回的52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越高,且城市户籍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高于农村户籍的儿童家长,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目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应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的自觉性,促进儿童家长自觉参与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