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水泉沟岩体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沉降带交界部位。岩呈长条状,长30km,宽约7km。走向近东西,与区内最大断裂——崇礼—赤城深断裂平行。岩两侧为桑干群谷嘴子组变质岩系地层。近年来,在岩体内发现了大型金矿床——东坪金矿,并在岩体内、外接触带找到多处金矿床(点)。经研究认为,此矿床为产于偏碱性杂岩中的重

  • 标签: 金矿化 泉沟 外接触带 大型金矿 中朝准地台 内蒙地轴
  • 简介:本文通过柴达木盆地切克里克凹陷中切6井的流体包裹特征研究,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史。切6井中石英加大边、方解石胶结物等成岩胶结物中的盐水包裹温度为80.1-96.2℃,推测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应是刚进入中成岩A阶段。切6井储层砂岩中共有两期烃包裹:第期为灰黑色液烃包裹,第二期为浅褐灰色气液二相烃包裹。第期在储层中已形成具工业价值的油藏。结合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推断切6井原油在中新世(N12)成藏于古近系圈闭基岩裂缝中;凹陷带盆地内部构造接受喜马拉雅中晚期的两期成藏,更有利于油气由下向上的运移。

  • 标签: 烃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岩胶结 切6井
  • 简介:通过磷在金属相硅酸盐熔间的分异情况可以限定行星核幔分异时的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本文综述了磷在金属相硅酸盐熔间分配过程的两个基本模型,总结了不同物理化学条件对磷在金属相硅酸盐熔间分配系数(Dp^met/sil)的影响。通常,Dp^met/sil会随氧逸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力升高而减小,随硅酸盐熔组分的变化可达三个数量级,随着金属相中硫碳的含量增多而减小。现有的实验研究主要基于地球的硅酸盐组分低压力条件,将磷的分配系数模型应用到更多的类地行星核幔分异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组分、更高温压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 标签: 分配系数 金属相 硅酸盐熔体 核幔分异
  • 简介:为厘清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本文以灰家堡金矿田为代表,对太平洞、紫木凼、水银洞簸箕田4个典型矿床中热液矿物的流体包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热液矿物进行了碳、氢、氧、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灰家堡金矿田流体包裹类型丰富,包括NaCl-H2O溶液包裹、CO2包裹、CO2-H2O包裹、烃-H2O包裹烃类包裹五大类.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组分大致经历了从H2O+NaCl→H2O+NaCl+CO2+CH4±N2→H2O+NaCl±CH4±CO2的演化,均温度盐度略有降低.流体包裹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属于富含金属碳氢化合物的盆地流体;沉积黄铁矿的硫主要来源于封闭海洋盆地中硫酸盐的细菌还原硫;热液硫化物与沉积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特征相似,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来源于成岩黄铁矿的溶解作用,同时有机质热分解硫酸盐有机质热还原作用亦提供了部分硫.成矿主阶段发生的H2O-NaCl-CO2流体不混溶作用是导致Au沉淀富集的重要机制.

  • 标签: 成矿流体 流体不混溶作用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灰家堡金矿田 黔西南
  • 简介:为了解沾化凹陷泥页岩裂缝型油藏的成藏特点,对沾化凹陷罗63井沙段碎裂岩方解石胶结物中的流体包裹开展了岩相学及包裹体温、压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碎裂岩的碎粒颗粒为泥晶白云岩,碎粒之间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胶结,其内主要发育低气液比的烃包裹与少量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烃包裹温度为102-110℃,盐水包裹温度为115-119℃,冰点温度为-1.7--2.0℃,盐度为2.8%-3.3%NaCleqv,呈现低盐度流体的特征;烃包裹的捕获温度为124-126℃,捕获压力为16.7-18.6MPa;单体烃包裹主要由碳数小于25的正构烷烃类组成,主峰碳为C15,Pr/nC17、Ph/nC18Pr/Ph值分别为0.42、0.550.69,方解石胶结物捕获的轻质油应源自渤南洼陷中心相对成熟的沙四段烃源岩,捕获时的流体压力系数大于1.56。

  • 标签: 碎裂岩 方解石胶结物 古温压 烃包裹体组分 沙一段 罗63井
  • 简介:金矿的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的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煌斑岩与金矿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的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同时产出;(3)由于金的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深部地幔是富金的;(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2、H2O、F、Cl、Rb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的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的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的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2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的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的成因模式,即岩浆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引起

  • 标签: 金矿 煌斑岩 伴生关系
  • 简介:有机包裹研究的某些进展施继锡(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兰文波(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有机包裹,油气勘探和金属有机成矿,分析方法有机包裹及其在油气勘探与金属有机成矿中的应用,已成为流体包裹研究的...

  • 标签: 有机包裹体 油气勘探和金属有机成矿 分析方法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成矿理论的深入研究找矿勘探工作的发展,流体包裹研究已成为金属、非金属、油气资源探索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我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七五”期间,我国广大的包裹研究工作者,积极配合黄金地质及油气勘探的画家科技攻关研究,几年来,先后对新疆、甘肃、内蒙、东西秦岭、山东、河南、湖南、浙江、江西、广西、贵州等地区的与花岗岩、火山岩、碱性岩、硅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矿物 地球化学
  • 简介: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储层类型主要为湖相碳酸盐岩。用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方法研究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总体形成于高盐度环境,局部地区浅层样品在成岩过程中遭受过大气淡水的改造。根据孔隙充填胶结物中流体包裹的均温度,推断胶结物形成于储层深埋阶段,随后地层发生抬升,导致现今较低深度的包裹样品具有较高的均温度。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镁铁-超镁铁层状侵入般特征及成因机制,并对世界上著名的斯开利戛德、布什维尔德、斯蒂尔沃特层状侵入和我国攀西层状侵入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对比。

  • 标签: 超镁铁-镁铁质岩 层状侵入体 韵律
  • 简介:由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主办,国际矿物协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国际有机包裹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暨第14届全国包裹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9日至13日在河北廊坊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72篇,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有机包裹体 地质流体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短训班 应用
  • 简介: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单个包裹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含CO2包裹,其均温度为220~260℃,盐度为0.00%~2.00%NaCleq,密度为0.54~1.03g/cm3;断裂带型矿体方解石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含CO2气液两相包裹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其均温度主要为100~200℃,盐度为3.00%~6.00%NaCleq,密度为0.69~1.00g/cm3.计算得到早期成矿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40~80MPa,成矿深度为1.5~3.0km;断裂带型矿体中流体的捕获压力为30~40MPa,成矿深度为1.0~2.5km.反映出初始流体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并含CO2及CH4、N2等有机气体成分的特点.流体混合是导致成矿早期阶段矿质初步富集形成层控型矿体的原因,后期的断裂带活动引发的流体沸腾是形成断裂带型矿体的原因.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卡林型金矿 成矿流体 泥堡金矿床 滇黔桂
  • 简介:为探讨丹寨古油藏的形成条件热演化历史,本文对两种产状的烃类包裹进行了显微观察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古油藏经历了原油充注阶段、原油高温裂解成气阶段地壳抬升气藏剥蚀破坏阶段.在原油早期充注阶段,捕获于方解石、石英溶孔充填物中的包裹有气液H2O包裹、液相烃包裹和气液烃包裹,其均温度为105.8~167.3℃,盐度为13.0%~22.6%NaC1eq,密度为1.00~1.12g/cm3,代表原油运移充注期低温、中盐度、高密度油田流体特征.在原油高温裂解成气阶段,溶孔充填矿物中早期捕获的烃类包裹发生变化或被破坏,包裹中油裂解气泄露而沥青残留,形成沥青包裹;封存完好的包裹变为含沥青的气相烃包裹.燕山期地壳抬升气藏剥蚀破坏阶段,形成方解石、石英构造裂隙充填物,其中的包裹类型有沥青包裹、气相烃包裹和气液H2O包裹,均温度为147.7~245.8℃,盐度多为2.6%~8.7%NaCleq,密度为0.85~1.00g/cm3,反映了油藏破坏期中低温、低盐度、中密度气田流体与地下水的混合流体特征.

  • 标签: 包裹体 热演化作用 古油藏 贵州丹寨
  • 简介:广东省内诸广岩的面积为2015km~2,是加里东—燕山晚期多岩浆旋回形成的复式岩。区域构造上处于南岭东西构造带北带中段,万洋—诸广南北构造带及新华夏构造的复合部位。岩为钙碱—亚碱性岩类组成,从早到晚总的演化趋势,由偏中性向偏酸、偏碱演化。岩石化学特征总体上酸度大、碱质高,钾大于钠,铝过饱和。

  • 标签: 造岩矿物 东西构造带 岩石化学特征 南北构造带 复合部位 燕山晚期
  • 简介:流体包裹分析是油气勘探研究中的常用实验分析手段,但在分析应用中尚有些模糊认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油气包裹体检测过程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指出样品采集是研究的前提,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期次的基本依据,强调碎屑岩中次生包裹在油气勘探研究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油气成藏期与充注期的区别。

  • 标签: 包裹体 油气勘探 自生矿物 油气成藏期
  • 简介:  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REE矿床,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该矿床成因直是中外地质学家争论的焦点,曾先后出现过多种成因观点,而赋矿白云岩(H6~H8)的成因则是争论的核心问题,水成/火成、同生/后生的争论迄今未休.……

  • 标签: 白云鄂博 碳酸盐脉状体 流体包裹体
  • 简介:根据石英在阴极射线下显示的生长结构差异,可以区分不同世代的石英斑晶,揭示岩浆演化过程。本次研究以西藏甲玛岩中石英斑晶为例,采用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仪(OM-CL)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仪(SEM-CL)。研究表明甲玛矿区中基性岩有5个世代的石英斑晶。早期石英斑晶至少经历了两次岩浆混合作用:第次基性岩浆的混入,石英斑晶核部形成了浑圆状重熔表面,然后石英经历了较稳定的生长阶段,形成均匀的生长环带;随着岩浆的快速上升侵位,岩浆储层中压力减小,导致第二次基性岩浆混入,形成富Ti的波状、港湾状重熔表面石英钾长石外壳。

  • 标签: 阴极发光 石英 显微结构 岩浆混合
  • 简介:鲁溪岩下庄岩为粤北贵东复式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岩构造背景相同,空间上紧密共生,时间上近乎同时生成,但鲁溪岩不成矿,而下庄岩赋存着大量铀矿床。这种差异的原因探究对深刻揭示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鲁溪岩下庄岩中黑云母的电子探针、穆斯鲍尔谱ICP-MS分析表明,两岩黑云母的主量元素具有富铁贫挥发分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类似,具明显的负铕异常;相对于鲁溪岩,下庄岩的演化程度挥发性组分F含量较高,而温度氧逸度较低。从鲁溪岩到下庄岩,由于演化程度升高,F含量增高,温度氧逸度降低,使铀在花岗岩中的丰度升高,赋存方式由不利于成矿的类质同像替换演变为有利于成矿的晶质铀矿形式存在,这是鲁溪岩不成矿而下庄岩有大量铀矿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黑云母 矿物化学 铀丰度 铀赋存形式
  • 简介:60年代中叶建立的40Ar39Ar计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矿物岩石的年龄,探讨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地质问题。高精度40Ar39Ar计时技术的建立,使微钾矿物、流体包裹40Ar39Ar定年成为可能。本文综合了笔者十多年来从事流体包裹...

  • 标签: 40Ar-39Ar法 流体包裹体 矿床定年
  • 简介:蒸发岩是保存古环境信息的宝库,而石盐是蒸发岩盆地完全干涸后最主要的矿物。石盐矿物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在浅埋深状态就会固结成岩,没有孔隙并且不可压缩。石盐、石膏、钙芒硝、芒硝中的包裹,是潟湖或陆地盐湖环境下,通过蒸发而结晶析出过程中所捕获的流体(液体/或气体)。因此,在石盐矿物的内部可以保存下来良好的原生石盐流体包裹,它们记录了原始海洋/盐湖的温度、化学组分大气成分的信息,为古环境研究提供了绝妙的直接记录。其中石盐原生流体包裹的均温度,可记录卤水沉积时的温度;浅水环境石盐流体包裹记录的卤水温度近似等于气温。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中的卤水成分代表了海水/盐湖蒸发浓缩过程中的卤水,可通过其来推断当时的海水/盐湖水体的成分。石盐漏斗晶形成时是漂浮在卤水表面的,其原生流体包裹可捕获当时的大气,而石盐是种稳定的无机矿物,其原生流体包裹可保存原始的大气信息。石盐原生流体包裹可以提供其他传统地球化学手段无法提供的直接、精确、定量的地质记录,因此在未来的古环境研究中将成为焦点。

  • 标签: 蒸发岩 石盐 包裹体 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