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最近读孙福海先生惠赠之《逗你没商量》,遵嘱写了一篇读后感,发表在《天津日报》上,其中谈到此书虽是从"奇闻趣事"出发,但却能作为相声史的参考读物。如该书谈到朱绍文时,顺便介绍了相声艺人中口头流传的说法:即相声的形成是以同治元年(1862年)咸丰去世,谓之"国孝"期间,娱乐场所不准许动响器,朱绍文被迫"撂地说笑话"为始。由此我想起一件往事:1961年,天津市曲艺团挖掘传统相声时,举办一次"传统相声专场",接着又邀请有关人员召开一次"传统相声座谈会",由该团编导组组长王家齐先生主
简介:“节奏”,在中国民族音乐,是“节制音乐的进行”的意思。文章述说的是(唐)宋时“拍板”以“节奏”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形。“拍板为‘乐句’,言‘句乐’也”,意思是“按文句分音乐(为乐句)”,即“板拍句乐”。“板拍句乐”首先是“均拍”。“均”即“韵”,“均拍”是(大)韵处的“板拍”。“均拍”在的字出口之后──歌者“停声待拍”,拍板者在歌者“声尽而下”板拍。“停声待拍”时出现的“空”休止处即“眼”。拍板拍于眼即为“拍眼”。大韵(大住)处的“均拍”及句断(大顿)处的“板拍”为“官拍”,故慢曲为十六官拍。韵段内的小韵(小住)及文句摊破后出现的句断处的板拍为“艳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