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正>记忆里,花园是一帧老照片,泛着陈旧的黄。某日,当我沉浸在汪曾祺先生的《花园》里时,那已模糊在时间光影中的院落,渐渐鲜活起来。我家花园中,那着了一身新嫁衣的山茶花是父亲的最爱,开得热烈时,我总要偷偷地摘两朵,把玩一番后放到泥土里。父亲是没有发现的吧,只是站在花树前轻轻地叹息。那些小棕榈树叶子细长而坚硬,像扇子一样散开,不知道父亲喜欢
简介:<正>我从小就生活在中南大学校园里。记得上幼儿园的时侯,每天放学回来,我常常在路边的一个小花园里玩耍。听爷爷说这里叫雷锋花园,是为了纪念雷锋而建造的。花园是一个半圆形的草坪,有两棵高大的枫树立在园中,矮小的冬青树在它们
简介: 秉生 1999年夏天,我走出医院的大门,阳光如万千芒剑刺过来,我抬头,眼前一片雪亮的白,眼睛里多了一种疼痛.……
简介:<正>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今天一上课,刘老师带着我们去看小区里的美景,我们高兴极了!一走进小区的花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颗高大的树,它像一个巨人似的笔直的站在那儿,下面散落着几片小树叶,它们穿好了过冬衣服,躺在树妈妈的脚下,它们要睡觉了!离大树不远的地方有三座亭子,一个是平顶的,另外两个是尖顶的。走进凉亭,坐在那里,可以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着四周美丽的景色。亭子旁边还有一个圆形的小池塘,水平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垂柳,忽
简介: 我一直在想一个奇怪的命题,关于记忆与真实.如果被告之自己所有经历都是虚构的,那么,那些记忆里的瞬间就只有空白是真实的了.如果连同那些空白的瞬间一同抹去,那我是不是就掉入虚空?那时我是否还可以记起自己,或者我是否还真实地存在?……
简介:<正>一作家的审美体验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不断地超越、反复地深化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里,原型体验构成了作家审美体验中的初级层次,也是作家超越感觉对象的一个必经的基本层次。原型体验主要是作家对于事物或对象的外在形式(如形、色、质等)的体验,从感觉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外部体验(机体觉),作家由此获得的是初级直觉。这种直觉显得质朴、天真,并且带有浓重的
简介:读罢长篇小说《后花园》(方英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心中涌动着一种艳殇的情绪。艳者,明艳美丽的幸福生活。这种生活,在精神极度匮乏、生活极为艰苦的时代也存在过,因为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殇者,未成年而早夭。即使物质极其丰富、
简介:正~~
简介: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被苏珊·桑塔格称为“欧洲最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未完成的”一生:1892年7月1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的犹太富商家庭,自小生活优裕,但从未摆脱孤独与疏离;上学时期,博览群书,但很少能坚持听完一节课,也不参加考试;热衷于“青年文化运动”的演讲,
简介:苏童在其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陆续有“枫杨树”“红粉”“宫廷历史”等系列小说问世,其中尤为魅惑我们的恐怕还是“香椿树街”系列。而在这个系列中,最突出的影响是那些在“香椿树街”上生活及成长的少年们。他们成为苏童小说的标签性人物。在小说中,“香椿树街”是苏童童年生活过的苏州城北老街的文学转换与巧妙变体。
简介: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我一直自称是杨扇子,事实上我只看过杨的两部片,一是《一一》,另外一部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时候,喜欢就只是直觉的事。
简介:<正>红娟在《作家史铁生访淡录》,(载《中华读书报》1995.12.20)一文中介绍了史铁生对人类困境的若干看法,他说:人类永恒面对的不是可知而是不可知。可知是少部分,不可知是永远存在的环境,是种困境。我很难把它思考清楚,我想,生命意义的很大部分就是人在这种思考与摸索中生存、成长。从现在的角度看,过去很多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并不太完善。从将来的角度看,现在放之四海的真理也许也不完善。人类永远处于摸索真理的过程中,世界的无限就表现在人神秘的好奇,对不可知探索的永不竭止的无限向往之中。
简介: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年出生于埃及开罗杰马里那区,1930年进入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学习,1934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为一些哲学杂志撰稿。作品有表现爱国主义的历史小说《命运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战》,揭露社会黑暗、呼吁社会变革的小说《新开罗》、《赫利市场》、《梅达格胡同》、《始未记》等。标志其小说创作顶峰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被公认为阿拉伯小说史上的里程碑。1970年获国家文学表彰奖,1988年获埃及最高奖赏——尼罗河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简介:<正>“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获奖者丁晓兵。”
简介:<正>在书店里见到一本名叫《中国人的圣书》的书,当时便想到了《论语》,拿到手一翻,果然是一本谈《论语》的书。这是台湾八十年代初出版的一套名为《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青少年版)的丛书中的一种,近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发行。书前面先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说明”,接着是原丛书主编撰写的题为《一个中国古典知识大众化的构想》的总序。总序在对孔孟老庄大唱赞歌之后,感叹今日中国年轻人对古代经典所知甚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
简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不绝于耳,几十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包括几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著作。刚刚出版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别具一格,运用现代性理论,在重新界定文学思潮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做了全新的叙述,从而为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大医精诚
花园
花园情思
天使离开槐花街
秋天里的花园
秘密遗忘的后花园
立体几何
审美体验论——原型体验与深层体验
《后花园》中的艳殇景象
步行街(外一首)
体验
本雅明的《拱廊街》及其批评理论
苏童“香椿树街”少年形象及其审美意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我该怎么说
史铁生谈体验困境
对自由的探索与追寻——读马哈福兹的《街魂》
感动中国:零距离的体验
为自己辩护——思想与体验之一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思愈深,史遂真——评杨春时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