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诗词作品中,与佛教相关词句时有出现,反映了宋代士人阶层女性对于佛教理解与接受。在日本平安朝贵族女性藤原纲母《蜻蛉日记》中,也有诸多关于参拜礼佛叙述,成为考察平安朝贵族女性文学活动与佛教信仰之间关系重要线索。二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在女性文学传统、佛教信仰与文学书写之间关系、作者对于自我审视与表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 标签: 朱淑真 藤原道纲母 文学书写 佛教
  • 简介:通过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调查研究发现,不管重复词汇量还是不重复词汇量,中国人均远远超过日本人,更具强大能产以及丰富多彩使用特点。中日两国在评价"个性"的人以及行为方面,既有负面评价倾向显著共性,又有正面评价方面的差异,即中国人注重"精明能干、不服输"和"有正义感、坚强",日本人更加看重"与众不同、有特点、幽默风趣"等,两形成了对比与反差。

  • 标签: 性向词汇 过剩价值 负性原理
  • 简介:《玉烛宝典》尊经阁文库底本、《古逸丛书》、《玉烛宝典考证》、石川三佐男辑译本参照,比较各对省略符号处理异同书写差异,试探找出唐以前(古写本)省略符号使用些许规律,进而窥视到省略符号在日传承中采用「踊り字」(跳字)变迁和另层面动机。

  • 标签: 古代写本 省略符号 玉烛宝典 跳读
  • 简介:在外语学习中,误用是不可避免造成误用原因多方面的,其中本国文化与母语干扰最重要。本文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较常出现误用为例,从语言、文化两个层面对干扰产生进行分析。

  • 标签: 误用 干扰 母语 本国文化
  • 简介:核心内嵌句式指核心名词位于关系从句内部类句式。本文对日语核心内嵌句式中ノ类核心内嵌句式语义、句法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从语义上看在ノ类核心内嵌句式中,ノ小句表示主句动作发生背景状况,而在句法上,ノ类核心内嵌句式在主宾位置上呈现出自他对立互补分布。核心内嵌句式与核心外在句式之间存在有标和无标的对立,这是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互相竞争结果。核心外在关系从句在日语关系从句句式中占优势由限定修饰这关系从句基本功能决定,核心内嵌关系从句作为类特殊关系从句,起承接功能,而非限定修饰功能。

  • 标签: 核心内嵌 トコロ 互补分布
  • 简介:“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沦为了日本殖民地。在那种残酷创作环境下,很多作家或是大肆讴歌日本军国主义在白山黑水之间创下“壮举”,或是以文学工作者起码良心,较为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状况。岛木健作显然属于后者。本文拟探讨与“满洲”有关岛木,以及他眼中“满洲”。并从个侧面看出“大东亚共荣”、“王道乐土”、“五族协和”伪满洲国实质,以及作家错综复杂心态轨迹。

  • 标签: 伪满洲国 岛木健作 同情 矛盾和不安
  • 简介:本文从“通感”这修辞手法视点出发,和歌中有关“梅香”通感描写研究对象,通过和唐诗同类修辞比较,追溯此类和歌产生发展原因。从“万葉集”时期和歌用语中,可以看出“かをゐ”和“にほふ”这两个词原始意义嗅觉和视觉融为综合感觉,这两个词之后作为嗅觉表现渐渐独立,反而促进了有关梅花视觉和嗅觉交错通感表现产生。

  • 标签: 通感 梅香 和歌修辞 中日诗歌比较
  • 简介:本论文拟通过对《蒙求和歌》中“说话文”与《蒙求》古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内容、表现手段等方面的异同,逐剖析这些异同产生原因,并深入挖掘和歌表现与“说话文”词句之间对应关系,进而阐释作者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在《蒙求和歌》中,“说话文”虽汉文训读体写就,但却绝非单纯对汉文进行训读训读文,而是充分照顾到和歌创作传统等和文文脉和汉混合文。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说话文”在这部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它上承标题,下启和歌,汉文训读体这种独特语体架起了沟通和汉两语文桥梁。

  • 标签: 蒙求 蒙求和歌 汉文训读 注释
  • 简介:本文从词汇传承以及译词构成方法两方面调查了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日本化学译词。调查结果表明,在继承和吸收了“舎密开宗”译词基础上发展而来化学译词,多数属于修饰关系。译词多数由单字词根或二字词根构成,与前置词根相比,后置词根种类丰富,造词法也更为发达。这也是导致具有修饰关系译词数量偏多主要原因。词根基础造词方法,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翻译外国词汇主要方式,特别在翻译近义词较多专门术语中运用得尤为明显

  • 标签: 近代 科学译词 中日词汇交流 构词法
  • 简介:历史小说作家历史观和创作手法作品形成重要基础,也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近年,司马辽太郎代表作《坂上云》(『坂の上の雲』)在日本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其中很多文字涉及中国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物,其内容客观值得商榷。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方式,说明司马辽太郎笔下"中国"在该部小说中仅起到衬托作用,同时,对其历史观和创作手法提出批评,修正日本学界社会中存在某些文学观和历史观,体现中国学者研究主体性。

  • 标签: 《坂上云》 司马辽太郎 中国形象 历史小说 历史叙述
  • 简介:词根复合词组成要素。中日词汇中都存在由汉语词根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虽然有些共同点,汉语词根在复合词中作用、价值等不尽相同。从这些不同点可以管窥中日词汇中由汉语词根构成复合词在构词方式上不同。

  • 标签: 复合词 词根 汉语词 词汇 构词方式 相同
  • 简介:“の”仅次于“は”脸谱复杂格助词,它紧缩和伸展修饰功能已使散文语层峦迭嶂,语义变幻莫测。而在诗家语里“の”既能屈又能伸特性起着不可或缺修辞功用,它变异修辞使诗歌意像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突出。

  • 标签: 日语 格助词“の” 修辞功能 《古今和歌集》 语义 名词
  • 简介:从16世纪江户时代起,日本便开始吸收来自西方国家语言,我们般称之为外来语。明治维新以后,随着门户开放政策实施,外来输入量有了明显增长。面对诸多西方先进国家外来文化,特别是代表这些文化外来语,日本人在对其输入时究竟作出了何种选择;外来大量输入日本之后,日本人又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手段加以完善,致使外来语成为现代日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本文将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论述,以求揭示日本在输入和接受外来语方面的主要特征

  • 标签: 外来语输入 浅论外来语 输入基本特征
  • 简介:表示动作主体与客体关系动词形态,换言之,它是围绕动词表达动作,涉及主体和对象等动作成员以及主语和补语等句子成分(即组成部分)关系语法范畴。从语法系统分类来看,态横跨形态论、统语论和语义论三个领域。态中最具代表能动/被动态例:①太郎次郎→①次郎太郎。

  • 标签: 使役相互 再态 动词态
  • 简介:“モト”和“ナカ”都是名词,都是方位名词。从汉语意思看,两分别是“~在~下”和“~在~中”,都属于空间名词。例如,“青空のモトでを読む”和“部屋のナカでを読む”。前者意思“屋外で読書すゐ”,后者意思“室内で読書すゐ”。如果将两句中“モト”和“ナカ”调换的话,就变成“青空のナカでを読む”和“部屋のモトでを読む”。这样,前者意思“空中で読書すゐ”;后者则不能作为句子成立。从中能够发现“モト”和“ナカ”虽然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差异。

  • 标签: モト和ナカ 副词性 异同 支配性上下性
  • 简介:一九三七四月,为了表彰作家幸田露(1867—1947)在文学上成就,日本政府特授予他本国杰出文化人士对象届文化勋章。幸田虽然接受了,却在祝贺会上大唱反调说:“艺术并不由于受社会优遇,许多人所欣赏才出色。它也不会由于遭到社会冷遇,受不到青睐不能存在。记住这点,大可不必纯粹因艺术关系获得枚勋章。就劳各位费唇舌,更用不着祝贺什么,……”

  • 标签: 大江健三郎 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文化 拒绝接受 日本政府 天皇制
  • 简介:“です”何时开始使用?福建闽东卫生学校徐怀逵用于敬体,接在体言之后,表示对事物或状态断定,并起着增添叙述作用。现在大家平常都在使用,但是这个助动词何时开始出现,恐怕很少有人去考究它了。据说大约五六百年前就出现这样句子:也就是说在那时就有了...

  • 标签: 卫生学校 最后定型 江户时代 助动词 开始出现 闽东
  • 简介:本文黄遵宪《日本国志》语料,考察了近代早期中日语言接触。通过语料调查与梳理,对该书中日语借词生成、使用传播过程进行了考索,对其词源进行了个案研究。指出近代早期进入汉语日语借词包括日语既有汉字词、日语汉字新词,还包括回归汉语本族词。日语借词在进入汉语同时,开始呈现由理解词汇向表达词汇转化迹象。在戊戌变法期很多革新派文论中,已显露出这些日语借词影响。

  • 标签: 日本国志 日语借词 新词生成 容受轨迹 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