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语言政策问题.本文提出的“语言认同过程”理论把语言认同分解为个人多重身份库、个人语码库和身份与语码匹配过程,并认为,语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根据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重大的认知差别.本文运用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材编写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以期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语语码的有机匹配.
简介:声调是导致汉语外语口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超音段特征。通过考察朗读任务、汉语学习时长、汉语接触、认同和动机对瑞士德语母语者汉语声调产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朗读任务对声调错误率有显著影响,朗读汉字语段比朗读拼音语段的声调错误更多。汉语学习时长对声调错误率无显著影响,而且朗读任务和汉语学习时长之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但是朗读拼音语段的声调错误率随着学习时长增加有提高趋势。在朗读拼音语段条件下,认同、汉语接触和动机均不是瑞士德语母语者声调错误率变异的显著预测源,但是语言认同跟声调错误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文化认同跟声调错误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朗读汉字语段条件下,文化认同、汉语接触和动机不是预测声调错误率的显著变量,但是汉语使用程度和语言认同均跟声调错误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且语言认同可以有效地预测声调错误率的变异,语言认同得分越高,声调错误率越低。
简介:通过词汇联想测验,考察了不同学习阶段的韩国学生汉语心理词典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韩国学生汉语心理词典中组合反应和聚合反应比例最高,明显高于语音和其他反应,组合反应又明显高于聚合反应;(2)双字词的词性影响韩国学生汉语心理词典的组织结构。名词比动词引发了更多的聚合反应,这种模式只表现在前两个学习阶段("1年以内"和"1~2年"),动词并没有比名词引发更多的组合反应;(3)双字词的构词方式也影响韩国学生汉语心理词典的组织结构,偏正式名词比联合式名词诱发了更多的聚合反应,但这种影响也只存在于前两个阶段,两类名词的组合反应没有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对韩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建议。
简介: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初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形成的第一波热潮,再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高潮。目前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移民潮的涌入构成了英国华文教育两次跳跃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政府语言政策的变革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华人社会的倾力支持为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香港政府的鼎力支持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撑。英国华文教育的未来变革应注重与主流学校的协调与耦合,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使华文教育既能满足英国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又能符合英国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基本诉求。
简介:以语言、文化、族群、价值观认同为视角,选取美国、印尼和韩国三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406名非华裔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为对象,考察了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对其跨文化认同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和韩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均好于印尼,语言认同韩国好于美国,文化认同则美国优于韩国;美国学习者族群认同程度比韩国和印尼要强;在价值观认同上,印尼最强,其次是韩国,最后是美国。(2)总体来说,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跨文化认同程度。然而,汉语水平对美国、韩国和印尼学习者的价值观认同无明显影响,汉语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带来韩国学习者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变化。
简介:沈约、萧统等人最初赋予陶渊明“无弦琴”的佳话,未必符合陶渊明生活的实际情况,但“无弦琴”却带着陶渊明的诸般因素而为後世所普遍认同,并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与启示。其涉及面之广泛,思考之深刻,启示意义之重大,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本文上篇,论述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文章分别从五个不同的方面,阐明陶渊明的“无弦琴”在唐代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而且人们从中得到诸多深刻的启示:或以之作为穷愁潦倒的象徵;或以之作为隐逸避世、淡泊名利、自适其意的象徵;或以之作为风流蕴藉、潇洒不羁的象徵;或从中体悟老、庄“大音”、“地籁”、“天籁”之境界;或以之阐发佛教“梵音”之妙理;或寓以禅学之要义;或以之阐发儒教“无声之乐”论;或以之为“矫”,乃沽名钓誉,非达者所为。所有这一切,已经构成了“无弦琴”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