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村民自治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村民自治权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基层民主的实现路径和程度.在实践中,村民自治存在着自治机关权责不均衡、监督不力等弊端,这已构成农村基层民主实现的障碍.国家公权运行的规律表明,权力的合理分工和配置是其正当运行的基石.具有特殊性质的村民自治权亦应遵循此类规律,更加科学的村民自治权运行框架应当建立在国家公权运行规律这一基础之上.
简介:为了保障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有必要对大学自治的理论基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进行适当的限制,应根据司法审查的重要性理论原则对学校的处分性管理行为中的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和开除等涉及受教育者身份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
简介:根据实地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探讨农户人均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习俗、消费习惯、消费环境以及政策支持对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户消费需求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其中采用三都县1995-2011年农户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消费品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简介:少数民族高山地带因其独特的区位和地理环境条件,在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人情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色,但是这些特色中的某些方面也会制约当地经济现代化发展。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高山地带经济现代化需要从城镇化、组织化、科技化、生态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等多方面着手,协抓共管,推动民族地区高山地带经济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山区经济。
简介: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品牌的产生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品牌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简介: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从其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演进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1978年末到1982年村民自治的入宪是村民自治制度的萌芽阶段;从1982年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形成阶段;从1998年至今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阶段。
简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地势偏远,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存在系列问题: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与宣传缺失,职教规模小且体系不完善,办学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薄弱.建议湘西地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办学投入,办出职业教育特色.
简介:我国的法治发展条件离不开国情,因而在发展的程式上不能与西方国家完全相同,而是要创设使其发展的条件.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中所推行的社区自治就是一种以呼唤自治回归,促进市民社会的成熟,引导法治社会确立的最佳途径.通过使我国的基层社会和公民逐渐掌握和成熟地运用手中的自治权而行使民主权利,自下而上地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能够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简介:高校学生自治式管理是指在学校行政机构与学生管理人员指导下,学生干部组织直接进行对学生在校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工作模式.这种机制由院、系、班三个层次构成,具有一定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学校应对其进行组织扶持.
简介:通过对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村的居民对于旅游节事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少数民族居民总体上对旅游节事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并提出加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持传统的民俗民风的对策。
简介: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该文在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意义,以及分析创新系统的特征、功能、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简介:商人之所以成为近代南浔地方自治建设的最积极的推动力量,既因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客观上促使商人成为南浔地方政治生活的主角,进而使其获得了推动南浔地方自治建设所需的路径依赖,又因为近代上海地方自治运动对商人推动近代南浔地方自治建设产生了直接的辐射效应,还因为清政府倡办地方自治为商人推动近代南浔地方自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在商人的积极推动下,近代南浔地方自治建设具有三个特点:以兴办地方公益和公共设施为主要内容;地方自治的正式领导机构随着清末民初宏观政治形势的演变而演变;以商人社团为地方自治的非正式领导机构。
简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4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形成自身体系和特色,至1988年全国民族院校已培养出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15万多人。1950年,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为1.285人,占大学生总数0.93%,1988年,上升为175,400人,已占全国大学生总数6.1%,比建国初期增长97.6倍。不仅有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有了少数民族研究生
简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敏感性的特征。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城市化背景下的民族意识问题,将对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为化解“三期叠加”中经济发展存在的风险和矛盾,创新驱动成为中国进入新阶段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基于我国东部区域十三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FDI反而呈现负效应。据此提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激励机制和优化引资结构的建议。
简介:社区建设的兴起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其模式有多种,从社区的长远发展来看,自治导向型的社区建设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自治建设不是脱离于现有体制的框架,它需要政府的行政指导,进行制度层面上的创新.
简介:村民自治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当前村民自治面临许多问题,离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存在较大距离。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基础,针对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村民自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诸多途径。
简介:平谷区农广校自2004年开始,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民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我校的农民培训教育紧密结合区域特点,结合平谷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简介:一、正确认识歌唱艺术和声乐作品歌唱艺术,就是对一部声乐作品的演唱,能够把它的思想感情、内在含义充分、确切、有效、清楚地传达给听众。演唱一首作品之前,应认真领会歌曲的内容、含义、情绪,并力求在脑海里让它形象化、生动化。
简介:加强民族法制是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求发展求进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不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意识的破除就会大受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也无从谈起。
重构村民自治权运行框架的尝试
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少数民族高山经济现代化——以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诺乡为例
基于区域品牌建设的区域竞争力分析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演进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以社区自治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试论高校学生的自治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节事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村为例
区域创新体系初探
商人和近代南浔的地方自治建设
非民族高校在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城市化对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财政分权、FDI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我国东部区域的实证研究
论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的必要性
村民自治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思考
结合区域特点 开展农民培训
民族声乐教学之管见
加强民族法制是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