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嘉兴是浙北历史名城,为沪杭之咽喉。位于嘉兴南湖区东南角的凤桥镇新篁集镇,曾是日寇肆意践踏的地方,也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土壤。1996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方叔昆,为革命血染新篁,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简介:南桂馨和刘师培多年至好,为了实现好友的临终遗托,他从1930年开始着手编纂《刘申叔遗书》。编纂过程中,南桂馨总裁其事,郑裕孚负责誊录校勘,钱玄同负责全书的策划。南桂馨“不负死友”的“仗义”之举,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简介:一平谷区夏各庄第一个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叫李云青。
简介:来我们档案馆查档案,以证明房屋继承人的身份来继承房子的事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但一个月也总有一两起。故事里李大叔的房本却是几经波折,得来不易。李大叔今年56岁,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他排行老六。父母前几年就过世了,但给他们姐弟几个留了套老房子。姐弟几个当中,数李大叔家里条件最差。
简介:李仪祉先生作为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曾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执教八年,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第一位教务长,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水利专业高等人才,为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简介:《李申夫军事函札》形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记述了李榕在曾国藩门下掌理军务,处理文牍,筹办军需,调配粮草银钱,领兵弹压太平军、捻军,是研究湘军与太平军、捻军战役战斗的重要历史资料。李榕,字甲先,号申夫,生于嘉庆己卯(1819年),卒于光绪己丑(1889年),四川剑州人(今四川剑阁县),道光丙午举人,咸丰壬子进士,咸丰己未入曾国藩幕府,后与李鸿章同僚属曾国藩门下。
简介:李劼人(1891-1962年),中国著名小说家,翻译家。此外,通过对乐山市档案馆保管的相关档案的研究,我们发现他在民国时期还是一位著名的实业家,从抗战爆发直至解放初,他一直是“嘉乐制纸厂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嘉乐制纸厂将西方先进的造纸技术引进到四川,产品满足了抗战时期国统区新闻用纸和教科书用纸的需要;纸厂的部分利润支持了地下党主持的抗敌文协及其刊物《笔阵》的经费开支,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
简介:
简介:汉文帝赐邓通铜山铸钱,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皇帝宠信弄臣之举。通过国家财政对策视角观察,此次事件实际上乃是汉文帝针对吴国钱的盛行已威胁中央财政所采取的对策。通过宠臣邓通铸钱,以隐蔽的方式与吴国争夺货币流通市场的控制权。
简介:唐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参用赋体,李贺亦然,但却为多数研究者所忽略。赋对李贺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艳情赋影响了李贺爱情诗凄艳迷离风格的形成;京都赋不仅为李贺贵族生活场景的描写提供了大量素材,而且在字句、写法、谋篇布局上亦提供了有益借鉴;而《李凭箜篌引》等对音乐的描写在构思上仍未出《七发》以来奠定下的模式;此外,赋的语言及铺陈排比、曲终奏雅的写作特点,也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简介:出于经世之目的,清末大吏李端棻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了通过设藏书楼、开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等方式进行社会教育的思想。在他的思想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社会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
简介:李振亚烈士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每当我想起他牺牲的日子——1948年9月18日,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他那威武的神态与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回忆着我们共同战斗的经历,更加激起对他的无限怀念。
简介:军人办学,文人治厂,抗日名将孙震和著名作家李劼人在民国时期各自成为一个传奇,而同样的救国理想和教育兴国理念又将这两位传奇人物神奇地结合在了一起。本文通过嘉乐制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档案,还原那个时期的历史真实。
简介:针对李兴利同志提出的归档只归发文的构想.本文认为无论从政策上看.从实践上看.还是从理论上看.归档只归发文都是值得探讨的。归档应当“以我为主”,国家档案馆档案的适当重复是必要的、合理的重复。
简介:2017年5月26日,官渡区区委副书记李旭东到区档案馆调研。李旭东查看了档案查阅窗口和库房管理情况,询问了区档案馆在资源建设、珍贵档案征集、文化产品编研、查阅利用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听取了相关汇报,肯定了区档案局近年来在全区档案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简介:2001年西安市档案馆举办“纪念建党80周年西安革命历史照片展览”之际,笔者从西安某干休所离休干部李宗南处,有幸征集到我百万雄师过长江的一幅珍贵照片,它的原件现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1集团军军史博物馆,其翻拍片存于西安市档案馆。通过征集工作,我才认识到李宗南是位出生入死、参加过大大小小战役的老革命,可他平时总是那么谦逊,默默无闻,以致于我认识他好多年而不知其一。老人今年70多岁,性格开朗和善,记忆力惊人,说起以前参加过的战斗,
简介:用四通打字机打印案卷标题效果好对文书档案案卷标题的书写,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一个难题。过去,我们一直是用毛笔、钢笔书写,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书法水平的不同,标题字迹不统一、不规范、不美观,从而造成了案卷标题字迹大小不同、笔体字型各异,给以后...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印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汉地寺院的平面布局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该文以显通寺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汉地佛教寺院以塔为中心、以殿为中心、以阁为中心以及注重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形式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血染新篁的方叔昆烈士
南桂馨与《刘申叔遗书》编纂始末
寻根——旅台法官李云青、李兆祯父子探家记
李大叔的房本
李仪祉与河海
李申夫军事函札
李劼人与嘉乐制纸厂
李双良档案馆的发展模式
汉文帝赐邓通铸钱辨析
赋对李贺诗歌创作的影响
李光地题记武夷山“留云书屋”
论李双良档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论李端棻的社会教育思想
永恒的怀念——忆战友、伴侣李振亚烈士
李劼人和孙震——李劼人与嘉乐制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关系考之二
归档不宜只归发文——与李兴利同志探讨
官渡区委副书记李旭东调研档案工作
“口述历史 分享光荣”——访离休干部李宗南
用四通打字机打印案卷标题效果好
从显通寺建筑看汉地佛寺的平面布局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