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它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发展是税收增长的基础,即经济变量决定税收变量的量化。因此税收任务的不是要以经济的增长变化作为依据。但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还沿袭的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对收入任务进行指令性计划分配,而且税收计划任务的编制基本上采取的是“上年基数加预计增长幅度”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税源增减的变化,因而制定和分配的税收计划不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这样,其结果导致税源不足而计划较大和税源充裕而计划相对较小的地区,为了完成指令性计划,往往都不顾政策,采取非正常的手段,形成虚假和不实的税收收入。
简介:“粮食自给工程”项目的三大政策目标是:“提高自给,巩固平衡,改善结构”,这是我国实施粮食自给工程的整体要求。自1996粮食自给工程实施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和农业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我省粮自工程项目区粮食供求关系及平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说前两项政策目标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粮食供给方面,项目区粮食自给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我省粮食连年丰收,省内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人平占有粮食达到了430公斤以上。目前,粮食总量的相对过剩与粮食品质相对低劣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省项目区粮食生产已经步入一个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转型期。因此,如何利用粮食总量相对平衡
简介:国债作为国家弥补赤字的手段,作为财政货币政策的工具,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8年,我国国债发行额为3891亿元,另有2700亿元的特别公债,而1998年中央政府的支出额为6443亿元,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中央政府支出是靠发行债务维持的。因此,研究国债的合理规模,对国债趋利避害异常重要。一、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分析(一)财政承受能力:政府举债最高数量的决定条件从债务人———政府的角度看,财政承受能力或者叫偿债能力制约着政府举债的规模。以政府的信用作依托,由国民经济作后援的国债,在由政府借用了一段时间后,同样要还本付息。因而,前期的国债收入就是后期的财政支出,是后期的财政负担。后期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