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简介: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出现衰退,甚至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负增长。新加坡虽然有着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健康的国内金融体制及高效廉洁的政府,但是,由于它的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与前述深受危机影响的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危机的持续与深化,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98年第三、四两个季度连续出现0.6%和0.8%的负增长,若不是第一季度获得了6.2%的增长,其年增长率亦免不了呈负增长。为了摆脱1985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状况,新加坡政府采取
简介: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其本质是要解决哈尔滨走向国际化的问题.建设“国际经贸城”是实现哈尔滨市国际化的重要阶段和举措.为此,认真地从宏观上分析哈尔滨市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内在因素及其思路对策,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建设“国际经贸城”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一、哈尔滨市国际化的东北亚区域经济态势研究哈尔滨市的国际化问题,首先应将其置于大的区域环境中加以考察,以便客观地评价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1.东北亚地区范围的界定.从经济与地理相融合的角度来界定东北亚这一地域的范围,它应包括中国的东三省、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一地区的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2.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按经济发展的梯度划分可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个不同层次.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增长状态,形成了“增长级”、“次增长级”和“滞缓级”三个参差错落的梯次.该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存在相对的优势和不足,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日本和韩国具有资金、技术的优势,但市场狭小,自然资源严重贫乏;中国东北和黄海渤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