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气本底、酸雨和沙尘暴等观测站网长期工作基础上,作为“大气成分轨道”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积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立足现有、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建设”基本思路,设计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体系,保证了各项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初步形成了12个研究和业务团队: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与大气光化学、臭氧与辐射、酸雨、边界层、数值同化、大气成分数值模拟、化学输送数值模拟、大气成分气候效应、大气成分反转数值模拟、常规预报要素分析。2005年在研和新获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对原有的观测站网和大气化学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增容及整合,重新布设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规划,牵头实施“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正式进入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行列;完成了2个拟新建本底站(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论证试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了湖北金沙预选本底站站址,即将启动科学论证工作;开展“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人员培训,大力推进酸雨工作业务化。
简介:从经济学角度认识国内外收费的气象服务,需要理清收费产品的经济学属性,收费的经济性质、收费的发展趋势以及由谁来生产和配置气象服务等问题。本文认为:第一,在西方经济学的意义上,收费的气象服务产品是准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物品,且不能将其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及“商业性气象服务”;第二,收费的气象服务受制于自身的供给和需求因素的制约,不具备大力发展的经济条件;第三,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出现的气象服务商业化、市场化的浪潮,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所确定的偶然性事件,主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生产与配置气象服务才是其必然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