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皮炎外瓶霉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研究设计引物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皮炎外瓶霉在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在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绘制,在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Cp/μL.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

  • 标签: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医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临床疑诊侵袭性真菌病住院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诊断侵袭性真菌病。分析非培养诊断方法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GM试验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4%;G试验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92%。GM试验G试验二者联合试验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8%。结论GM试验G试验均对侵袭性真菌病具有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使其应用价值进步提高。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半乳甘露聚糖 (1 3)-β-D-葡聚糖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有不断上升趋势,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由于不同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能否准确诊断病原菌直接影响药物选择。及时准确检测真菌感染以及确定菌种,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该文对真菌感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真菌感染 病原菌 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常见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PCR-RFLP多重PCR方法。方法建立以PCR技术为基础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首先用真菌通用引物扩增丝状真菌ITS区,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用4种丝状真菌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用该体系检测单模板、双模板三模板扩增情况,测定该体系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用PCR-RFLP技术能够鉴别5种常见丝状真菌,多重PCR能够根据扩增片段不同鉴别菌种,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对单模板、双模板三模板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结论PCR-RFLP多重PCR技术能够快速鉴定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有临床应用良好前景。

  • 标签: 丝状真菌 PCR-RFLP 多重PCR 分子鉴定
  • 简介:念珠菌常见种条件致病菌,可在皮肤、黏膜等部位与宿主共存.当正常寄居部位微生态环境失调或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易侵入体液及器官,引起念珠菌病.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显示,美国念珠菌病医院感染率为0.28‰~0.96‰,欧洲为0.2‰~0.38‰.拉丁美洲念珠菌院感率为1.2‰~5.5‰,若伴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医院感染率可升至7%[1].

  • 标签: 念珠菌病 抗原 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粪便中检出念珠菌孢子或假菌丝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年4月住院患者送检粪便标本,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菌种,记录患者粪便常规及临床资料。结果其间共检测1011份粪便,有86份(8.51%)有真菌生长;其中念珠菌阳性76份(7.52%)。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者33份(占43.42%)。基础疾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三者为著(占31.58%)。有21例患者(27.63%)粪便性状有异常,以糊状便为主。结论粪便中检出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对诊断念珠菌性胃肠道感染有重要价值,尤其要关注抗生素应用患者。

  • 标签: 粪便 念珠菌 孢子 芽生孢子 假菌丝
  • 简介:白念珠菌人体常见机会致病性真菌,可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易在义齿、人工插管如尿道插管、气管插管等植入性设备表面定植并进步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可保护菌体免受药物杀伤免疫系统攻击。黏附生物膜成膜关键,也是白念珠菌致病关键步骤[1]。本实验拟通过结晶紫法与XTT法观察中药厚朴对白念珠菌黏附影响,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 标签: XTT法 结晶紫法 白念珠菌 黏附
  • 简介: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药抗真菌作用机制方面。硝矾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本实验应用NCCLSM27-A液基试管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及其组方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敏感性。

  • 标签: 硝矾洗剂 皮肤癣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曲霉感染可行性。方法选取39例病理证实曲霉感染患者活检标本(21例为鼻窦感染标本、18例为尸检标本),以1对真菌特有的28SrRNA保守序列结构作为真菌通用引物,以临床常见4个曲霉菌种: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种特异性序列为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尸检标本阳性率为55.6%(10/18),鼻窦标本阳性率为76.2%(16/21),特异性均为100%。在这些曲霉所致系统性感染中,烟曲霉主要致病真菌。结论该方法能对临床无法培养石蜡组织块进行回顾性病原学研究,并可以鉴定常见曲霉菌种,有良好特异性敏感性,适用于临床曲霉感染检测

  • 标签: 曲霉 检测 PCR DNA探针
  • 简介: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大豆氨基酸测试中应用,寻找种快速检测方法,以167份大豆[Glycinemax(L.)Merr.]种子为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天冬氨酸(R2CV=0.85)、谷氨酸(R2CV=0.86)、丝氨酸(R2CV=0.82)、甘氨酸(R2CV=0.89)、酪氨酸(R2CV=0.83)、苯丙氨酸(R2CV=0.78)、异亮氨酸(R2CV=0.86)色氨酸(R2CV=0.81)及15种氨基酸总和(R2CV=0.82)可利用FT-NIRS准确预测;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胱氨酸检测模型有参考价值,可用来进行相对含量估测;而对组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预测不准确。本研究进步证明,利用FT-NIRS技术预测大豆主要氨基酸组分稳定可行

  • 标签: 近红外光谱技术 大豆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简介:目的对吉林省扶余县35例儿童孢子丝菌病进行临床分析对部分菌株进行基因测定,了解该地区孢子丝菌病致病菌菌株基因是否发生变异而致致病力增强及发病率增高。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4月30日来自扶余县就诊于我科确诊为孢子丝菌病患儿35例,进行临床分析;从中选取8株菌,对其核糖体保守区及内转录间隔区(ITS)、非转录间隔区(NTS)区进行基因测定,了解基因水平上异同。结果8株孢子丝菌菌株中5株NTS区可见较大范围碱基缺失。结论吉林省扶余县孢子丝菌菌株可能由于NTS区碱基较大范围缺失而致致病力增强,导致该地区短时间内发病率增高。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NTS 致病力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细菌感染对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影响。方法排除影响G试验结果干扰因素后,选取符合入组条件血培养细菌阳性及血培养阴性患者各40例,采集血清进行G试验检测。结果40例血培养细菌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22例,革兰阴性菌18例,其中只有1例大肠埃希菌G试验结果为阳性,4例在灰区,其余为阴性。40例血培养阴性标本3例G试验结果在灰区,其余为阴性。血培养细菌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G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菌感染对G试验检测干扰较小。

  • 标签: (1 3)-β-D-葡聚糖 菌血症 交叉反应
  • 简介:华山医院皮肤科将于2016年4月11~14日举办"真菌病诊断检测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班展示常见少见真菌病临床及真菌学图片、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测新进展,为专科医务人员提供良好学习机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I类学分10分。学费600元,资料费100元,食宿统安排,费用自理。有意向者请填写回执。

  • 标签: 真菌病 华山医院皮肤科 真菌学 实验室检测 延安西路
  • 简介: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2014年1~6月间临床G试验住院患者结果,分析G试验诊断真菌感染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等能力指标。结果真菌感染组G试验检测值228.4±250.1pg/mL,非真菌感染组G试验检测值32.6±13.6pg/m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G试验对真菌感染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3%、92%、88%、89%、87%、0.75。结论G试验真菌感染重要早期实验室指标之,对其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真菌感染诊治水平,特别是阴性结果对排除真菌感染意义更大。

  • 标签: (1 3)-β-D-葡聚糖 G试验 侵袭性真菌病
  • 简介: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组织样本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方法收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皮肤病理切片、淋巴结活检组织,提取总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样本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结果皮肤病理切片、淋巴结活检组织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阳性。病理切片平均菌载量3.01×104copies(1.07×104~7.26×104copies),淋巴结活检组织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4.68×105copies。结论荧光定量PCR能高效检测皮肤病理切片、淋巴结活检组织中马尔尼菲篮状菌载量,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有价值。

  • 标签: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诊断 病理切片 淋巴结活检组织
  • 简介:大白菜重要蔬菜作物,准确鉴定大白菜品种对于大白菜种质资源管理、新品种测试、种子质量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已定位到大白菜10个连锁群205个SSR标记中,筛选出30个在连锁群上分布均匀、PCR扩增稳定、带型简单标记,用于大白菜品种DNA指纹鉴定。对入选引物用4种荧光染料进行了标记,利用基于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DNA分析仪对SS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通过比较分析2种不同型号3台DNA分析仪扩增片段检测数据,明确了不同DNA分析仪检测数据间般存在明显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大小取决于引物,般在1~4bp之间。使用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对各SSR位点不同等位变异进行命名。通过使用组参照品种,消除了不同批次、不同DNA分析仪型号间系统误差,保证了检测数据可重复性可再现性。在此基础上,对184份大白菜品种进行了DNA分子数据采集。

  • 标签: 大白菜 SSR 品种鉴定 DNA指纹
  • 简介:近年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尤其在HIV、肿瘤、器官移植、血液病、重症监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病死率不断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关键。

  • 标签: 真菌感染 实验室检测 征文通知 高峰论坛 免疫缺陷 学习
  • 简介:黍稷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黍稷起源遗传多样性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真菌种古老生物,显微镜问世后,许兰黄癣菌就是最早发现致病真菌,但由于真菌在自然界位置未定,直到上世纪中叶才明确它是与动物界,植物界并列真菌(菌物)界。解放前,我国虽然也有几个兼职医学真菌学元老,但多为临床学家兼任,当患者分离出认定为真菌所致病,明确诊断,定下疗法,治疗患者,最后总结报告,极少有菌种保藏研究。我国真菌界元老如杨国亮、曹松年、郭可大、张柏英等教授虽然也国外带回些模式菌种,但多用来作观摩对比,谈不上成立保藏中心。当些模式菌种发生变异,即失去其保藏价值。在食品工业真菌方面尤其如此,损失更大,如众所周知味精产生菌,最早由我国专家学者分离出,但不幸被日本人拿走,生产出所谓“味之素(即今味精)”,反而倾销到我国,还保有专利。另外种红曲,亦为我国独创,既是食物天然添加剂,还能发酵生产酱腐乳等,品味精美,市场价值不菲。其他如茅台,五粮液等酒曲,更是价值连城,非常宝贵。

  • 标签: 致病真菌 菌种保藏 中国医学 市场价值 发酵生产 天然添加剂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真菌透甲模型,观察真菌透甲时间,来探讨红色毛癣菌与短帚霉相互作用。方法建立真菌透甲模型,分为红色毛癣菌组、短帚霉组、短帚霉-红色毛癣菌混合组,分析各组透甲时间。结果透甲模型中,红色毛癣菌透甲时间为(9.46±1.89)d,短帚霉透甲时间为(2.62±0.96)d,混合组中短帚霉透甲时间为(2.54±0.78)d。结论体外透甲模型中,短帚霉比红色毛癣菌先穿透甲板。混合组中,红色毛癣菌对短帚霉透甲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甲真菌病 模型 红色毛癣菌 短帚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