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讨妇科康复治疗仪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于产后泌乳和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妇科康复治疗仪+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1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5.77%>83.10%)、泌乳量(185.44±2.85)ml>(86.84±4.42)ml相对更高(P<0.05),而出血量(64.85±8.92)ml<(108.44±12.96)ml以及HAMD评分(9.27±1.19)分<(14.76±2.6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妇科康复治疗仪,在促进产后泌乳和子宫收缩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进而减少产后并发症对于产后的负面影响,为母乳喂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产妇和产后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产科初产妇产后乳房护理对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1 年12月期间的 60 例初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初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产后乳房护理。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48h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乳腺炎、乳房胀痛、乳头损伤以及退乳等情况的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显著。结论:将产后乳房护理应用于产科初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组学方法诊断垂体泌乳激素大腺瘤(PPM)的效能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患者122例,其中PPM 70例、非泌乳激素大腺瘤(NPPM)52例,比较两者年龄、性别、泌乳素水平、出血、囊变及Knosp分级的差异。应用3Dslicer软件对术前轴面T1WI增强图像进行预处理、感兴趣区勾画与特征提取。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选择。所有病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85例)与测试组(37例),使用logistic回归与支持向量机(SVM)在训练组与测试组进行建模与测试,分别绘制ROC曲线,计算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PPM与NPPM患者的年龄[分别为(38±12)岁、(43±11)岁]、性别(男/女分别为50例/20例、14例/38例)及泌乳素水平[分别为366.00(117.75,1 156.25)μg/L、47.25(32.68,62.40)μg/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与SVM在训练组鉴别诊断PPM与NPPM的AUC值分别为0.936和0.946,测试组AUC值为0.768和0.774。Logistic回归与SVM在训练组鉴别诊断PPM与NPPM的准确度分别为88.2%和91.8%,测试组的准确度分别为73.0%和77.8%。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垂体泌乳激素大腺瘤的诊断效能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在产后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仅2例,少于对照组8例;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1%,高于对照组的80.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泌乳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康复治疗仪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接收的阴道分娩产妇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基础上使用妇产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以及产后24h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d泌乳量(31.54±12.52)ml,第2d泌乳量(149.35±24.65)ml,第3d泌乳量(176.54±36.95)ml,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阴道出血量(92.64±18.64)ml,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后,使用妇产康复治疗仪,能够促进产妇泌乳,同时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护理对母乳喂养及泌乳始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入院待产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产后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并于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 泌乳始动时间B组为(24.98±2.22 )h,较A组的(35.86±4.54 )h用时更短;泌乳量B组为(490.84±55.97)ml,较A组的(347.38±44.61)ml更多;乳房肿痛发生率B组为20.00%,较A组的3.33%更少;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B组为90.00%,较A组的50.00%更高;以上研究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乳房护理可助产妇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并缩短泌乳始动时间以及增加泌乳量,对新生儿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乳房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5月分娩的94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产后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产后乳房护理。对比两组产后产妇哺乳方式、开始泌乳时间、产后48 h泌乳量及泌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母乳喂养率[91.49%(43/47)]高于对照组[70.21%(33/47)]、人工喂养率[8.51%(4/47)]低于对照组[29.79%(14/47)](P<0.05)。研究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15.02±1.94)h]短于对照组[(23.98±1.99)h]、产后48 h泌乳量[(48.51±2.67)mL]高于对照组[(31.76±3.11)mL](P˂0.05)。研究组产后泌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26%(2/47)]低于对照组[17.02%(8/47)](P˂0.05)。结论:为初产妇实施产后乳房护理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并缩短开始泌乳时间、提高泌乳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泌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护理干预后对其并发症以及产后泌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2月~2022年3月范围,我院收治的44例初产妇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护理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各组初产妇例数的平均划分;即参照组,例数为22例,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研究组,例数为22例,采用产后乳房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乳头损伤、退乳、乳腺炎、乳房胀痛)总发生率、产后48h泌乳量、产后开始泌乳时间。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并发症(乳头损伤、退乳、乳腺炎、乳房胀痛)总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降低(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点穴按摩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手法点穴按摩,对两组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泌乳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同时产后3d泌乳量、7d泌乳量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d的母乳喂养率为84.44%明显较对照组64.44%高(P<0.05)。结论:手法点穴按摩可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也能减轻乳房胀痛程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