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本文从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农村生活源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对策,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畜禽场畜粪治理工作、降低化肥与农药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 污染现状 ; 治理对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业生产是一个依赖于自然又受人工控制的特殊生产过程 " 。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制品严重污染了环境凹。由于我国人口在不断增多,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逐渐被激发,致使生态环境遭到污染与破坏 B4 。生態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 2 个突出问题。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56.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生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7-8 。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污染现状 1.1 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使用 近年来,化学投入品越来越多。一是化肥的投入量逐年增加 ; 二是农药的投人每年均有上升趋势 ; 三是地膜残留造成一定污染。过量的农药流失到环境中,污染大气及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增强了病菌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还会杀伤有益生物等。大量使用或不合理使用化肥特别是氮肥,可使部分化肥随地表径流、灌溉、雨水流入江、河、湖等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了水体 ; 同时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 还可造成大气污染,使农产品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1.2 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随意 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农村或将垃圾倾倒在路边和荒地上,或将垃圾倾倒在河坡上,甚至有人直接将垃圾焚烧,再加上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乡村土地、河流和空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1.3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突增 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突增。废弃物处理技术落后,使养殖场粪尿污水等污染物即使经过处理也达不到排放标准。畜禽粪便被过度还田后,会使有害物质渗人地下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2 治理对策 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到垃圾、污水有序排放和处理 ; 实施村庄和集镇亮化、净化、绿化工程,切实改变乡村整体面貌 ; 结合生态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饮用水源,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 2.2 开展畜禽场畜粪治理工作 结合市场需求,以自然资源为优势依托,通过多种途径将废弃物变成宝物。畜禽养殖场建立雨污分流设施,实现干湿分离。养殖场配套建立一定规模的沼气气池,把污染物转变为可再利用的生活能源和植物有机肥 0 。将养殖粪污先进行堆放及腐熟制作成有机肥,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有效地促进了粪便的循环利用。应深人研发有关畜禽粪污处理的装备及技术,加大资金投人力度,探寻切合国情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及治理装备。 2.3 减少农药与化肥投入量 严格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深人实施以测土配方为主的“沃土工程”,大力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 2.4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应加强人们关于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方面的教育,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实施乡村之间的环境清理工作,更多地将这些生物制品、饲料等进行合理化再利用。 2.5 发展循环农业 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三大原则,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加强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发展生态农业意义重大。在当前对生态脆弱环境恶劣、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应综合规划全面发展,走生态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协调 . 互补。发展生态农业其根本意义是为了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破坏的矛盾,且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刘忠泾川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 20 ): 179. [2] 靳前龙,郭智勇,韩文君,等 . 基于化肥视角下的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探究 [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 11 ): 180-183. [3] 姜茜,孙炜琳 . 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分析及防治对策 [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 46 ( 19 ): 311-315. [4] 唐肖阳,唐德善,鲁佳慧,等 . 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解析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 37 ( 10 ): 2242-2251. [5] 秦继华,刘训华,张瑞峰,等 . 农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制度分析及对策 [D].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 ( 8 ): 87. [6] 苗婕 .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8.
简介:摘 要 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提高农业产业效益,还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提升,相关人员应就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思路进行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及队伍建设,及时构建科学示范场,通过有效推广措施使农业技术能够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应及时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对农业技术进行优化,提高技术推广效率,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效益,为我国农业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1 引言 通过对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分析,为实际的技术推广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发展思路,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良好发展。在新的时期,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注重从思想观念以及技术层面优化实施,保障技术推广的效率,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良好发展,为我国农业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提供动力。 2 现代农业技术在农村推广中的影响因素 2.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差、比较辛苦,农技推广人员不仅要经常跟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打交道,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经受风吹日晒,而且为了推广农业技术对于思想比较保守的农民朋友还得做思想工作,一些原来培养起来的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因工作或年龄原因有的离开了农业技术推广一线,而学历高、科技水平强的人才又不愿意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在留守的农技推广人员普遍专业知识不强,对在推广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无法合理解决,使农技推广工作无论是人才还是能力方面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农技推广速度缓慢,服务质量下降。 2.2 农民得到实惠较少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在农村建立专业合作社。虽然这样的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作的效率,但对于大多数农民家庭来说,农民自己获得的经济补偿很少,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也不利于农民个人财富的积累。 2.3 农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一般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村农民的数量相对较大,受教育程度不高,其接受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其自身的经济状况十分有限,因此,在农村地区投入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产品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有关农业技术产品开发单位,提高这些产品的使用效率,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 现代农业技术如何在农村推广中运用措施 3.1 强化教育培训,夯实科技兴农的基础 农民是科技兴农的主体。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必须首先要造就现代化的农民,提高科技兴农的意识,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科普宣传要与科技示范相结合,在充分利用图书、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建议在基层一线每年选拔科技进步典型、科技致富标兵,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形成重视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风气。二是技术培训要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发挥好培训基地的作用,举办各种技术讲座、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使 80% 以上的青壮年农民能够熟练掌握 1-2 门农业实用技术。 3.2 加强构建科学示范場 农业技术推广所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在实际推广期间,相关人员应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不断优化农业技术设备,使农业技术设备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及时针对农业发展现状,构建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协会能够吸引大量农户及有关部门对农业技术的关注度,因此,建立农民专业协会能够有效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相关人员还可建立技术示范场,使各行业人员能够在示范场观察到现代农业技术,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加入至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 3.3 加大资金投入及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其他工作存在较大不同,此项工作为服务性工作,因此,应大力号召政府对农业技术研究给予相应支持,使政府支持能够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如此才能使农业技术实现有效推广。同时,相关人员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应充分了解现代市场的发展形势,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的制定,保证所制定的措施能够符合市场标准。三是应及时构建技术推广队伍,使农业技术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同时定期展开农业教育,使农民能够充分撑握现代新型农业技术,进而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实际推广过程中,应提供专业人员支持,并且加大建设专业技术队伍,使队伍内部各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如此不但能够实现农业技术层面的提升,还将有效提升农业理论层面研究,进而实现农业推广力度的提升,使农业技术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4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农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监督体系,强化领导与管理的作用,通过外部控制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水平。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申请政府扶持,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奠定物质基础;还要定期开展农民农业技术培训与知识教育,促使农民正确认识现代农业技术,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操作与应用方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群众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环境因素等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稳定有序发展,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不断为农村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全面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成效。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苟训锋,张志远,成刚 . 浅谈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J]. 南方农机, 2017 , 50 ( 23 ): 56. [2] 李华明 .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路径 [J]. 南方农机, 2017 , 50 ( 23 ): 67. [3] 孙林平 . 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思考 [J]. 南方农机, 2017 , 50 ( 22 ): 32. [4] 李云 . 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J]. 江西农业, 2017 ( 22 ): 144+146.
简介:为研究干旱农业区农耕季节气溶胶的基本光学特性,2014年4月利用地面气溶胶移动集成系统在甘肃武威黄羊镇农场开展气溶胶综合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黄羊镇农场PM2.5和PM1.0的散射系数以及PM2.5的吸收系数分别为98.2±38.3、74.6±29和8.8±6.3Mm-1,均小于中东部地区观测值。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90±0.03,PM2.5和PM1.0的Angstrom指数分别为1.31±0.29和2.10±0.24。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单次散射反照率在散射系数出现峰值的时间段出现谷值。黄羊镇农场受人为气溶胶影响较大,西、西南和东南方向来的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值较大,西北方向传输过来的气溶胶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
简介:
简介: 摘 要:气象灾害在多数情况是不可预知的,但极大地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也是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为了使农作物的产量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就要深刻的了解不同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以防范出现不同气象灾害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也应该给人们宣传有关农作物的防御措施,使人们增强环保和防范意识;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自然灾害出现时最大程度的减少农作物的损失,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产量;影响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然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干扰,最主要的就是农业气象灾害。要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首先就要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所以探讨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农业产业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1 农业气象灾害简述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气候突变对农作物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最终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的状况。所以气象灾害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天敌,例如:干旱、洪涝、台风等,而这些都是不可抗的因素,因此对农业产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农作物随着温度和湿度的不同,生长状况也不同,但有些气候变化并不会使农作物产量减少,所以农业气象灾害是针对自然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变化而言的,并非简单的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1 季节性明显 一般情况下气象灾害出现时温度也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所以如果温度变化明显时,可能就预示着气象灾害的到来。比如在我国北方的春季经常会产生大区域的干旱现象,所以也应该注意气象灾害的季节性特征。 1.2 区域性产生 根據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情况,同一地区产生的气象灾害往往是相同,如果一个地区经常缺少雨水那么这个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若出现暴雨很有可能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情况。但区域性灾害的产生并不是固定,可能会出现在某一个区域,当然若是不出现则皆大欢喜。 1.3 多灾害并发性 多灾害并发性是指当一个地区出现一种自然灾害时,往往也可能出现其它的自然灾害。例如:当一个地区出现干旱时,就可能伴随着病虫灾害的发生,多灾害并发性就会对农作物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若真的产生这种情况时,农业生产严重失衡,从而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当农业生产受到特别严重的损害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1 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都有所不同,其对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影响比较大。气象干旱是由降水量等其它自然因素使农田水分短缺或异常,但农业干旱是降水量极大的减少,使土地的水分大量流失,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裂,更重要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不平衡,无法满足作物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若情况严重便不只是产量减少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然而产生农业干旱的原因不只是缺少水分,还可能受到当地的土壤条件、施肥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也可能是诱因,一个地区中总体的经济情况不好时也可能会导致农业干旱,阻碍农业发展,降低作物产量。 2.2 农业洪涝 当低洼农业种植区域有持续性的大暴雨发生时,就会产生渍水淹没等气象灾害,从而引发洪涝。洪涝不仅会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更会出现绝收的现象,从而阻碍农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洪涝不仅阻碍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会对群众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威胁。农业洪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沿海区域和容易产生台风的地区,在夏季时降水量会出现显著的改变,可能会大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2.3 农业冷冻 冷冻性灾害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的为低温冻害、冷害。如果一个地区长时间出现低温、寒潮,就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或颗粒无收。正常情况下,冬天是最经常发生农作物冻害现象,如果冬天气温长时间的低于零度,就会使农作物的生长原生质遭到损害,那么植物的根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植物直接死亡。作物的种类、生长区域、水分和发育所需的温度都大不相同,所以作物冻害的程度就会不同,但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区域气候状况的差异性,产生的冷冻灾害也大不相同,灾害的名称也不相同,春寒是指在华南区春季发生的低温冷冻灾害,寒露风是指华南区秋季晚稻抽穗扬花期发生的自然灾害。所以应该注意对不同地区的气温进行记录观察,从而当灾害出现之前实施防范措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3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措施 3.1 提升防范意识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飞速发展之中,所以气象人员可以几乎准确的预测气象信息,所以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气象信息来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相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员进行气象灾害防范培训,讲解防范气象灾害的内容,加大防范灾害的宣传力度,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前给出防范措施,同时引进一些高科技产品应用到农作物的种植之中。除此之外,也要告诉人们保护环境对防范气象灾害的益处,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从而加强种植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全民防灾减灾,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提升的目的。 3.2 加强建设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成立一个完整的灾害预防体系是当前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举措,可以结合科学技术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成立灾害预报监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对气象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气象信息便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的防御性。掌握不同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灾害以及特点,并且可以结合以往的经验给出适当的防御措施等,都是种植人员所需要做的。 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对一些常见的冷冻灾害进行提前防范,根据不同时期作物的生长数据喷洒适量增温助长剂,同时如果霜冻情况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最新的防霜技术来保护农作物。对一些经常出现干旱洪涝灾害的地区,种植人员可以结合所种植作物和区域环境的特点来防范气象灾害,要提高对新型农业技术的利用率。 3.3 保护生态环境 人们越来越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对生存环境的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便是人们因破坏自然环境付出的极大代价,所以每当人类发生进步时,都很可能伴随着自然环境的压力极大增加,极端天气在人们眼中也不再罕见。我国城市化脚步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对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硬化的面积也不断加大,这就会使地面的透水率降低,而这些都将对气候环境产生影响,也会使洪涝灾害逐渐加剧。所以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根源上减少气象灾害的发生,还是要让人们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和做好生态环境的防范工作,这样才能降低气象灾害对人类和农作物的影响。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维持生态平衡,使气象条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的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气象灾害这一不可抗拒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绊脚石,所以要想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人们结合当前的先进技术,提前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同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来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房世波 . 分离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的方法探讨闭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 20 ( 06 ): 13-18. [2] 工春乙,娄秀荣,工建林 .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阴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5 ( 05 ):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