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NP(B型钠尿肽)和IL-6(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5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均行BNP、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同期选取6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与其BNP、IL-6、IL-1β、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BNP(632.22±423.68)ng/L及IL-6(9.31±5.69)ng/L等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HFⅣ级患者IL-6(34.52±18.68)ng/L、BNP(1158.51±393.29)ng/L等指标测定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Ⅲ级(P<0.05);治疗后IL-6(4.26±1.23)ng/L、IL-1β(12.23±5.27)ng/L、TNF-α(24.26±10.24)ng/L、BNP(102.67±34.29)ng/L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低(P<0.05)。结论CHF患者BNP、IL-6等水平较正常人群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水平增加,经药物治疗后可有效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水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经腹腔镜探查活检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和25例经腹腔镜探查活检确诊的腹膜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等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腹水ADA和血T-SPOT.TB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论腹水ADA及血T-SPOT.TB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規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4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平均分配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73例作为A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73例作为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中红细胞宽度(RDW)、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的水平。结果A组患者的RDW为(19.1±1.4)%、RBC为(3.2±1.1)×1012/L、MCV为(69.4±2.8)fl;而B组患者的RDW为(16.3±1.5)%、RBC为(4.2±1.3)×1012/L、MCV为(63.5±2.2)fl,由此可知A组患者的数值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的Hb值为(74.5±14.1)g/L和MCHC为(280.4±3.2)g/L;而B组患者的Hb值(90.2±11.3)g/L和MCHC值(321.7±2.8)g/L,对比后A组患者的数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糖、血脂情况。方法依据便利抽样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常规降糖药口服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C-P和Homaβ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C-P和Homa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及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迅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血脂,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达本胺(Chidamide)对K562/G01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西达本胺作用于K562/G01细胞,观察细胞形态,检测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检测Gli1、CyclinD2、BCR/ABLmRNA及蛋白和组蛋白H3表达情况。结果西达本胺对K562/G01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下调BCR/ABL、Gli1、CyclinD2mRNA及蛋白,上调组蛋白H3表达。结论西达本胺对K562/G0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与抑制BCR/ABL基因、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及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45%,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炎症反应,保护患儿心肌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与活检病理在早期宫颈癌及CIN(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27例接受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分研究组(74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接受活检病理检查,对照组接受TCT检查,比对两组检查准确性。结果诊断的阳性率研究组是72.97%(54/74)高于对照组52.83%(28/53)(P<0.05);127例患者中共检出CINⅠ67例,占52.76%(67/127)。结论活检病理相比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病变中临床诊断准确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简介:摘要分析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电图及心肌细胞形态的改变。方法建立SD大鼠心衰模型、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IschemicPreconditioning,RIPC)模型,成功入组SD大鼠19只,分为正常(n=5)、心衰(n=7)、RIPC(心衰+RIPC,n=7)三组,均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观察缺血30min过程中三组SD大鼠ECG的变化,再灌注2h后观察三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阻断后3-5min内,三组大鼠心电图ST段均显著抬高,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30min达到峰值;与心衰组比较,RIPC组缺血期ST段抬高速度减慢、幅度降低(P<0.01)。三组心肌HE染色正常组心肌横纹较清晰,少量肌束断裂,大部分细胞膜完整,胞浆轻度混浊,轻度嗜伊红染,大部分细胞核膜清晰,少量红细胞渗出,中度炎细胞浸润。心衰组心肌横纹消失,肌束断裂,大部分细胞膜不完整,胞浆混浊,嗜伊红染色加深,部分细胞核溶解、消失或呈碎片状,间质充血,大量红细胞渗出及炎细胞浸润。RIPC组心肌横纹尚清晰,少量肌横纹消失、肌束断裂,大部分细胞膜完整,胞浆中度混浊,中度嗜伊红染,少量细胞核溶解,细胞间质充血,少量的红细胞渗出及中度炎细胞浸润。结论RIPC能显著降低心衰心肌缺血期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程度和减轻心衰心肌细胞损伤的数量及程度,进而起到保护心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分别实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结果观察组感染性疾病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12.75±1.02)109/L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12.25±3.51)mg/mL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6.81±2.12)109/L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5.20±1.17)mg/mL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应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能早期明确患者疾病,为儿科感染性疾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中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翼状胬肉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给予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当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液基细胞学标本在P16^INK4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993名宫颈炎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其中有64例呈不良反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P16^INK4A表达,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PV表达。结果:P16^INK4A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的阳性率为28.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阳性率为81.8%,鳞状细胞癌(SCC)中的阳性率为10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P16^INK4A及HR-HPV阳性率均相应增高。结论: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与宫颈病变分级及HPV感染高度相关,是筛查液基细胞学组织标本宫颈病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EB病毒(EBV)与p100/p5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病例标本及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EB病毒编码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00/p52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阳性16例;其中EB病毒阳性16例中p100/p52蛋白表达阳性12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手段,检验EB病毒和p100/p52蛋白之间存在正性相关性(r=0.383,P<0.001)。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与p100/p52蛋白表达可能存在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应用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应用药物对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利拉鲁肽治疗、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别对应对照组、研究组。经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80.22±40.33%)、胰岛素抵抗指数(1.44±0.75)、空腹血糖(7.76±1.9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3±5.26mmol/L)、血清空腹C肽(0.37±0.88ng/ml)、餐后2小时C肽(0.61±0.13ng/ml)数据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数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简介: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RA患者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关节滑膜液表达CD25的B淋巴细胞和表达HLA—DR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结论: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增高,在R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采用静脉全麻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27例,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静脉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患者,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TP方案治疗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具体比较CD3+、CD4+以及患者的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有提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时,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TP方案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其生存质量,可以被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leucocyteantingen-G.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分布频率,探讨14bp多态性与HLA-G异构体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从144例正常妊娠妇女蜕膜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及总RNA。PCR扩增产物经SDS—PAGE后.分析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的分布频率;RT-PCR分析14bp+/+、14bp-/-基因型与HLA-G异构体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144例正常妊娠妇女中14bp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bp-/-(占12.5%).14bp+/-(占56.3%),14bp+/+(占31.2%)。其中基因型为14bp+/+,14bp-/-多态性影响HLA-G异构体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基因型14bp+/+能稳定HLA-G3异构体mRNA的表达,但对HI-A-G1无影响。结论: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能影响HLA-GmRNA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