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调督针法与常规针法的疗效差异,总结调督针法的临床疗效和运用规律。方法:90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每组45。调督针法采用调督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常规针刺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2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MBI、F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O.01),两N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组间对比MBI、FMA评分及N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A后,调督针法MBI、FMA评分显著高于传统针刺(P〈0.05),ND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针刺(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调督针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调督针法 针刺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观察温针灸法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80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每组40。观察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取足三里、肺俞以及定喘为主穴,膏肓、心俞、大椎以及风门等为配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背部穴位及足三里同时予以温灸2壮,每次留针约0.5h,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疗程为8周;对照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每日2次(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疗程为8周。比较两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寒热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患者的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量、1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1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最大呼气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患者的寒热症状综合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温针灸对改善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针灸疗法 肺功能 温针灸
  • 简介: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针药)和全麻。针药先行电针刺激15~30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然后行全身麻醉,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单纯行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2h、术后第1、3天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两总T淋巴细胞(CD3^+)、抑制T淋巴细胞(CD8^+)较麻醉诱导前降低(均P〈0.05);全麻辅助T淋巴细胞(CD4^+)显著降低(P〈0.05),针药CD4^+无显著改变,CD4^+/CD8^+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3G针麻TNF-α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麻患者术后恶心例数明显少于全麻(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对LC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低。

  • 标签: 针药复合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肽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的部分机制。方法:87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43)和西药(44)。艾灸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与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的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的63.6%(28/44)(P〈0.01)。两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P〈0.01),艾灸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均P〈0.05)。两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治疗后SS、AVP水平与西药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肽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生长抑素 精氨酸加压素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12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麦粒灸扶正祛邪的临床疗效,探索麦粒灸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医科及肿瘤科的气血两虚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抽签法随机分为基础化疗(A)及基础化疗加麦粒灸(B),每组30。两均行基础化疗,麦粒灸患者还要接受在双侧足三里穴上施以麦粒灸,每天1次,每次7壮,治疗持续20天。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运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化疗后气血两虚型恶性肿瘤患者IL-12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降低,经麦粒灸辅助治疗两疗程后,B化疗患者的IL-12表达水平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能增强气血两虚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12的表达,促进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实现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效应。

  • 标签: 麦粒灸疗法 恶性肿瘤 化疗 IL-12
  • 简介:目的:研究沉默痛经大鼠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和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利用己烯此酚造成原发性痛经的大鼠模型,应用RNAi技术沉默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正常(对照),模型(己烯雌酚),针刺(己烯雌酚+针刺),针刺+干扰(己烯雌酚+针刺+pSilencer—Cx43-shRNA)和针刺+干扰对照(己烯雌酚+针刺+pSilencer—Con—shRNA)。末次注射催产素后,观察痛经大鼠30min的扭体数。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催产素(OTR)和加压素(VPR)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干扰穴位处的Cx43显著低于针刺(P〈0.05),针刺和干扰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②与模型、干扰比较,针刺能显著延长痛经大鼠的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数。③与正常比较,模型OTR和VPR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比较,针刺和干扰对照的OTR和VPR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和干扰之间OTR和VPRmRNA和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注射Cx43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有效地沉默了穴位Cx43的表达,并显著地影响了针刺效应,表明Cx43可能与针刺疗效有密切关系。针刺通过调节子宫内膜OTR和VPR的表达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

  • 标签: 针刺 原发性痛经 缝隙连接蛋白43 RNA干扰 催产素受体 加压素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电针对男、女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leptin(瘦素)和NPY(神经肽Y)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纳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80,男性37,女性43。两均选取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天枢、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穴,采用低频电针治疗,留针3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体质量指数)、F%(体脂百分率)及血清leptin和NPY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男性患者体重下降(9.24±2.55)kg,BMI下降4.19±2.30,F%下降3.98±2.13,血清leptin下降(0.66±0.23)ng/mL,血清NPY下降(18.56±2.89)pg/mL,女性组分别下降(6.77±2.31,2.65±0.93,4.98±2.30,3.49±1.09,11.21±1.97),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男性患者体质量、BMI、血清NPY含量较女性均降低明显(均P〈0.01),女性患者F%、血清leptin含量较男性均降低明显(均P〈0.01)。结论:低频电针对男、女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BMI、F%及血清leptin、NPY含量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降低体质量、BMI和血清NPY方面,男性优于女性,而在降低F%、血清leptin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 标签: 单纯性肥胖症 脾虚湿盛型 低频电针 性别差异 血清LEPTIN 血清NPY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治疗抑郁症的免疫机制。方法:将84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电针对照、药物对照,每组28。电针观察穴取百会、足三里;电针对照穴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药物对照给予百优解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观察痊愈2,显效19,有效5,无效2;电针对照组分别为0、16、12、0;药物对照组分别为1、17、7、3,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提示电针观察有较好的疗效(P〈0.05);3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疗效优于电针对照和药物对照;3种治疗方法都能清除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IL-6,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标签: 抑郁症 针刺疗法 百会 足三里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腧穴配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体表肌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腧穴配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方法:90颈型颈椎病患者先后进行3种不同腧穴配伍的针刺,A(远部取穴:昆仑、后溪);B(近部取穴:风池、天柱);C(远近取穴:昆仑、后溪、风池、天柱),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针刺前后患侧斜方肌体表肌电(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平均振幅值,测量肌电积分(integratedelectromyography,IEMG)及肌电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均值,计算肌电振幅变化率,内比较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前后对体表肌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间比较各组针刺后差异。结果:内针刺前后比较,A、B、C的肌电平均振幅值、肌电振幅变化率、IEMG、R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间针刺后比较,A、B、C针刺后肌电平均振幅值、肌电振幅变化率、IEMG、RMS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临床总有效率A、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腧穴配伍的针刺治疗均能够提高IEMG、RMS,降低肌电平均振幅值和肌电振幅变化率,增强颈椎稳定性和肌纤维的主动收缩能力,改善颈部前屈的耐疲劳性;而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与取穴的远近、取穴数目的多少无关。

  • 标签: 腧穴配伍 颈型颈椎病 体表肌电
  • 简介:目的:探讨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8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以1:1比例随机分为2: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疗法(A,244)和西药(B,244)。在必要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取穴以五腧穴等特定穴位为主,其中手三阳经给予经筋排刺法,手三阴经采用七星针叩刺;B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采用脑复康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2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改良Asworth量表、Fud—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观察两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结果:Asworth评分方面,A效果明显优于B(3.04±1.29vs3.88±1.54,P〈0.05);Fugl-Meyer评分万面,A效果亦明显优于B(48.67±15.64vs42.96±14.72,P〈0.05);A上肢关节运动状况缓解程度方面,眉关节内收缓解程度(90.5%)、前臂旋前缓解程度(70.7%)、肘关节屈曲缓解程度(73.1%)、腕关节屈曲缓解程度(80.9%)、手指屈曲缓解程度(88.1%)均优于B(70.0%,60.O%,61.9%,57.4%,63.2%,均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状态,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经筋排刺法 皮肤针疗法 痉挛状态 上肢 中风后遗症 多中心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及口服西药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差异,探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0轻至中度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和药物,每组30。综合治疗电针颞三针为主并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药物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4周后比较两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结果。结果:两FI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综合治疗(74.97±9.52)比药物(66.70±9.23)改善更明显(P〈0.01)。两患者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综合治疗比药物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症 针灸疗法 电针 颞三针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正常对照、模型、穴位埋线,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未行造模外,其余2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摸。模型不予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增多(P〈0.01),β2AR的表达减少(P〈0.01),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比较,穴位埋线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减少(P〈0.01),而β2AR的表达增多(P〈0.01),两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β2AR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AR,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穴位埋线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核因子-κB p65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正常对照、模型、穴位埋线,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未行造模外,其余2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摸。模型不予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增多(P<0.01),β2AR的表达减少(P<0.01),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比较,穴位埋线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减少(P<0.01),而β2AR的表达增多(P<0.01),两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β2AR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p65及相关信号分子β2AR,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穴位埋线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核因子-κB 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