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习近平于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振兴乡村的最重要前提是培育"两爱一懂"农村人才。然而,近代已降的城市本位的现代教育使乡村读书人日益"走出大山",造成乡土建设人才匮乏,百年来越是救济乡村而乡村越发落后的境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潘光旦提出乡土教育而避免乡村人才流失。重读潘光旦乡土教育思想可知,乡村建设须超越自外而内或自上而下的"到乡村去"地改造乡村的旧路,而要从文化自觉意识指导下,寻求乡村本位建设。乡土教育培育的人才是振兴乡村之最主要条件。进而言之,乡土教育有益于形成乡土归宿感,热爱农村与农民,当其接受现代教育后能"回乡村去",成为亲和乡村的建设人才。
简介: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一章明确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作了专章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保护和犯罪预防的法律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据此修改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并正在研究修改《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溉贯彻落实好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新规定,对于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检察环节青少年犯罪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关于检察环节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简介: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流行观点认为,中国专注于实现本国利益而愈发进取。特别是在近年有关南海、东海争端中,中国被描述成咄咄逼人和野心勃勃的。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行为的变化,反映出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不安全感和反应性特点。中国领导层尚未进入其国际新角色的状态,中国对其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国内和国际挑战,以及不可避免的紧张,尚未做好管理的准备。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这种内向特性却往往被忽视,主导西方学界的新现实主义对此无法进行解释。这就需要一种新古典现实主义分析框架,同时强调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国际和国内条件变化。这种分析框架能够为中国崛起的现实主义分析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