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7月20日至7月24日在贵阳市贵州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举办了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由林秉贤教授率刘援朝、张德发、张克荣教授和杨泉美编辑参加了这次学术年会。

  • 标签: 与会者热烈欢迎 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
  • 简介:团队日益成为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员工工作的主要方式.追求工作自主性同时也被认为是知识员工的核心特征之一.对杭州地区13家企业的35个工作团队的调查发现,工作自主性是一个二阶单因素结构,包含三个子维度:方法、进度和标准的自主性.回归分析显示:领导者信任在知识员工团队工作自主性与团队激励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反馈在团队激励与团队工作绩效及满意感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 标签: 知识员工团队 工作自主性 领导者信任 团队效能
  • 简介:研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某大学近三百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0.7%以上的大学生有轻度抑郁;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低于无抑郁情绪大学生且差异显著;抑郁情绪与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存在着显著相关;有抑郁情绪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避免产生抑郁情绪的良好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情绪 自我概念
  • 简介: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考察了108名中小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反应-线索间距和线索-目标间距都分为200ms和2000ms两种水平。结果发现:(1)一般转换条件下,小5学生、初2学生和高2学生的定势选择速度相同,小5学生的定势选择正确性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低:特定转换条件下,短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慢,长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快.初2学生的定势转换正确性比高2学生低;(2)一般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在任务转换中作用不大.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起作用;特定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和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的作用都不大.

  • 标签: 注意转换 任务转换范式 反应-线索间距 线索-目标间距 发展
  • 简介:目前顿悟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主要存在两个有争议性的理论:进程监控理论和表征变化理论.现以非限制性的停车场问题为实验材料,检验顿悟问题解决的这两个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进程监控理论可解释顿悟被试的成绩优劣;(2)表征变化理论可对顿悟问题能否解决做出解释.

  • 标签: 顿悟 非限制性问题 进程监控 表征变化
  • 简介:从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四个年级随机选取学生169名为被试,采用开放式问卷法研究了学生在阅读理解背景下提问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学生提问的频次变化范围较广,随着提问频次的增加,人数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2)学生所提问题被分为三种水平:事实性问题,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3)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提问水平逐渐增高;(4)学生提问性别差异显著,尤其是在高水平问题上,女生提问数量多于男生.

  • 标签: 学生提问 提问能力 高水平 普通中学 年级 中学生
  • 简介:通过两个对偶学习实验探讨了对偶材料的意义性对两种类型的迁移效果的影响,即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迁移类型和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迁移类型。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低年级随机选出56名大学生,采取组内设计,自变量分无意义词对、抽象词对、具体词对三种水平;要求每名被试依次完成三种水平全部学习。依据前后学习成绩之差,考察三种水平下迁移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对偶材料意义性逐渐增大时,在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条件下,产生负迁移的程度逐渐增大;在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条件下,产生迁移的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学习迁移 对偶联想测验 学习材料的意义性
  • 简介: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建构论的视角出发,建构了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模型,主张医患信任关系是一种医患双方——信任方与受托方角色互动的信任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医患信任的过程性理论框架:基于就医前医患之间的"原发性信任",通过医患双方的互动产生"互动性信任",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医患信任关系。据此揭示医患信任作为大社会中的医患制度信任、医患群际信任与小社会中的医患人际互动相互嵌入的特性。其中,隐性的"原发性医患信任"反映着医患直接接触之前的社会心理活动背景,在医疗活动中为医患双方的互动过程所激活;"互动性医患信任"则聚焦于医患接触的始末并且分为"初始"状态和"即时"状态,反映出医患关系的动态性和建构性。

  • 标签: 医患信任 制度信任 群际信任 原发性医患信任 互动性医患信任
  • 简介:脑科学研究发现,简单心算主要涉及算术事实的提取,依赖于左半球的语言中枢,而复杂心算激活了左侧顶-额叶网络和双侧颞下回,与视觉空间表征和视觉表象加工有关;精算主要激活左额叶下部区域,而估算激活了两半球更大的区域。在计算过程中所激活的脑区受年龄发展与个体差异以及训练的影响。研究对有效地促进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 标签: 计算 脑科学 数学教育
  • 简介:采用实验室方法,通过两难对策任务的情景模拟,研究学生个体在自然情景下的对策行为.结果表明:(1)儿童对策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小学五年级是儿童对策行为发生转折的关键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合作策略.(2)性别对对策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不同类型的决策者面临同样的决策任务时,会产生不同的对策行为.

  • 标签: 对策行为 两难问题 高水平 关键期 五年级 学生
  • 简介: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和班级戏剧量表,对430名小学3至5年级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攻击行为的不同发展轨迹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的攻击行为发展轨迹在社会喜好上的主效应显著,但是在友谊质量上的差异不显著,具体来说:(1)不同外部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低后高组、持续高组和持续低组,先高后低组的社会喜好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于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2)不同关系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高后低组、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的社会喜好得分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

  • 标签: 外部攻击 关系攻击 社会喜好 友谊质量
  • 简介:宗教心理学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是个“新学科”。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定义、历史、代表人物、重要理论及研究方法几方面,简要勾勒出西方对宗教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概貌,希望以此启示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 标签: 宗教 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 历史
  • 简介:同性恋作为一种异乎于主流文化的社会现象,正以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影响着日趋活跃的高校校园,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其中,女大学生同性恋以其特殊身份在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方面亟需得到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本研究立足于女大学生同性恋这一群体,对国内外10年来有关同性恋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和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的现状、产生的机制和原因,并结合心理学和本人咨询经历提出建议。

  • 标签: 女大学生 同性恋 形成机制
  • 简介:本文针对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预期事件,围绕潜在的负面效应及其影响范围展开系统分析,同时以态度干扰技术穿插于原始态度测量与结果态度测量(SD方法)之间,探讨、分析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克隆绵羊)对大学生科技态度的负面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各类被试对生物技术的态度均出现显著性的变化,由较积极、赞同的方向向较消极、中立方向发生态度改变。论文在借鉴同类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应用免疫理论等作为对策性建议。

  • 标签: 非预期事件 态度改变
  • 简介:如何提高工作绩效是当今社会各类企业管理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大量研究证实,工作绩效受到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影响,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绩效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现有研究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其中主要围绕两者呈倒U型关系或负相关关系进行。应对方式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它不仅可以显著预测工作绩效,也是影响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中介或调节变量。未来研究应该致力于三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对象选取的创新、工作绩效测量方法的创新和三者关系研究方法的创新,结合运用问卷和实验研究对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绩效三者关系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 标签: 工作压力 应对方式 工作绩效 实验研究
  • 简介:2004年5月14~16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举行了我国第一届眼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芬兰和德国以及我国香港特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90余人参加了会议。虽然眼动研究是国外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之一,但我国起步较晚。为了推动国内眼动研究的发展.加强国内外眼动

  • 标签: 眼动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心理与行为 天津师范大学 眼动特征
  • 简介:自文化混搭心理研究范式提出后,研究者们不仅将其应用在探讨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中,还运用这一范式关注中国现实社会发展过程,探究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人们特有的心理及行为机制。本刊收录的八篇论文大多采用实证研究范式,研究内容涵盖诸多理论与应用研究领域,探讨了不同文化混搭情境中的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与族群关系认知、文化适应过程、文化排斥反应、政治参与效能感、文化规范与权威认同等领域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强调以上研究的社会现实性,并试图进一步凸显文化混搭心理研究对深入探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文化混搭心理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 社会变迁 外部效度
  • 简介:采用多目标视觉追踪任务(MOT),探讨物体颜色特征对视觉追踪的影响,同时记录被试的眼动情况,探讨追踪过程中颜色特征对眼动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视觉追踪机制能够对物体的颜色特征进行加工,但加工程度受制于目标物与分心物之间的特征竞争关系。在物体颜色特征条件下,视觉系统采用知觉组织加工策略,以被追踪目标构成的多边形中心为注意中心。在对物体颜色特征的加工中,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相互影响。

  • 标签: 多目标视觉追踪 物体特征 眼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