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在不断蔓延和发展,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能清楚地预言这场噩梦何时可以结束。金融风暴不但打击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演变成经济危机,而且也严重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带来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不但如此,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正在摧毁人们对生活、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可以说,金融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也是社会危机;不仅是信用危机,也是信心危机、信仰危机。毋庸讳言,经济危机给普世基督宗教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对中国基督教也是如此。虽然我国的经济相对稳定,但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仅给许多人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尝试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处境探讨金融危机给中国基督教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不可否认,基督教是一个注重传福音的宗教,在“大使命”(马太福音,28:19—20)中,耶稣基督将传福音的使命给与门徒。但在福音书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不是靠口头的承认,而是靠舍己跟从他的行动。耶稣基督所关注的不是人有没有在名义上成为他的门徒,而是人有没有真正地“跟从”他,有没有爱的生活和实践。因此,本文认为,在经济危机的挑战面前,中国基督教和中国基督徒应抓住机遇,效法基督,效法基督爱的精神,通过自己爱邻舍的行动,通过社会的参与和对那些有需要的人的帮助,在经济危机中更好地见证基督,见证上帝的爱,去实现圣经爱邻舍的教导,像仆人一样服务社会,服侍他人.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凭借"传统文化"与"宗教学"的双重名义,佛教研究在中国得以全面展开,从编纂大藏经、撰写佛教史,到研究重要的佛教人物、典籍与宗派,从佛教文献、哲学,到佛教艺术、建筑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在上世纪90年代,宗教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授予点,佛教研究的专业人才培养得以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本世纪初的十余年间,佛教研究在中国呈现出新趋势与新领域。首先是研究立场的反思,以往主要是在中国的语境里思考佛教的历史与思想,现在还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佛教,跨学科、跨区域的佛教研究变得越来越常见。其次,文献学研究全面升级换代,从关注敦煌遗书等汉文写本,到关注梵语、藏语或中亚古代语言等佛教资料;在汉传佛教研究方面,开始尝试"解经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印度佛典的汉译与注释、讲经传统,剖析中国佛教宗派典籍的文本结构与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