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与DR胸片在筛查早期肺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肺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与DR胸片进行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结节检出数目以及疾病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的结节检出数目以及疾病检出结果均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P<0.05。结论在肺癌高危患者当中应用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有利于提高疾病早期筛查的准确率,促使患者尽早治疗,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用内耳磁共振水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内耳磁共振水成像、颅核磁共振及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的诊断情况。结果内耳磁共振水成像对5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89.29%,颅核磁共振的诊断阳性率为53.57%,颞骨高分辨率CT的诊断阳性率为62.50%,内耳磁共振水成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结论内耳磁共振水成像能够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信息,诊断的准确率高,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18日~2018年3月2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应用核磁共振诊断;对照组47例,通过CT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共检出阳性者45例,阳性率95.74%,其中I期5例、II期14例、III期16例、IV期10例;对照组中,阳性38例,阳性率80.85%,其中I期3例、II期13例、III期14例、IV期8例(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诊断分期的准确率均要显著优于CT检查,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诊治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42例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患者均经过X线和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62.5%,X线平片检查未检查出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相比X线的检出率有着统计学数据差异(P<0.05)。结论在四肢骨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发挥了积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能够提升隐匿骨折的确诊率,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PE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将SPECT骨显像特征与X线、CT影像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PECT组(29例)、X线组(29例)和CT组(29例),分析各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评价SPEC、X线、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能。结果SPECT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6.55%、0和3.45%。X线片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79.31%、10.34%和10.34%。CT影像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89.66%、6.90%和3.4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中,SPECT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根据SPECT骨显像特征,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的1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和12例小肠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两种疾病CT诊断特征和鉴别方式。结果小肠淋巴瘤主要在小肠远端发病,发病的范围比较广,小肠腺癌主要是在小肠近端发病,范围较小;强化模式小肠淋巴瘤缓慢上升,小肠腺癌上升快速,CTA表明,小肠淋巴瘤是肿瘤包围血管,小肠淋巴瘤会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和鉴别效果突出,临床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与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已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手术前施行CT检查,给予研究组手术前施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研究组检查确诊率为98.00%,检查漏诊率为2.00%,无发生误诊;对照组检查确诊率为80.00%,检查漏诊率为14.00%,误诊率为6.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分别将钡餐造影与CT检查应用于食管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54例,分别给予钡餐造影与CT影响检查,分析比较其诊断结果,以判断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钡餐造影早期阳性率显著高于CT造影,两组早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晚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钡餐造影对癌变部位、类型及范围具有较为直观的识别,CT可全面且准确地显彰癌肿的范围、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及周围浸润程度。结论钡餐造影应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明显较CT检查高(P<0.05);CT检查有助于确定食管癌分期及手术方案的制定,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势,在食管癌的诊断中联合运用钡餐造影及CT检查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经CT与传统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1例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进行CT与传统X线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率为98.04%,明显高于X线诊断率82.35%(P<0.05)。51例患者中,重度肺气肿占60.78%,中度肺气肿占39.22%。51例患者CT表现主要为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变细、小叶间质增厚。51例患者治疗1年后,20例患者的肺气肿征象无明显变化,蜂窝范围变大7例,小叶间质隔显著增厚18例,小叶内间质进一步增厚4例。结论CT对于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胸腹部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现等技术对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评价、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的定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从2014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肝硬化疑似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筛查出42例食管静脉曲张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相关信息。结果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有过出血史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EV)最大直径、胃左静脉(LGV)直径明显大于无出血史的患者;另外,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有过出血者中Ⅲ级的人数多于无出血史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测食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胃左静脉直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能够更好的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诊断中应用CT与MRI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HIE患儿45例,均应用CT与MRI检查,对比分析两者病变检出率。结果CT检查中病变总检出率为66.7%,明显低于MRI检查的88.9%,差异显著(P<0.05),CT总体检出脑水肿83.3%(15/18),脑室出血62.5%(5/8),矢状旁区损伤71.4%(5/7),蛛网膜下腔出血33.3%(1/3),基底节区出血44.4%(4/9);MRI总体检出脑水肿100.0%(18/18),脑室出血87.5%(7/8),矢状旁区损伤85.7%(6/7),蛛网膜下腔出血66.7%(2/3),基底节区出血77.8%(7/9)。结论对新生儿HIE实施MR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查高,对相关病变部位敏感性高,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简介:目的:评估18F-FDG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36例患者中,经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者共85例,其中7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6例证实为假阳性。51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未找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中证实为假阴性,其余48例在随后的随访中仍未发现原发灶。利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4%。有79例患者找到了原发病灶,检出率为58.1%(79/136)。结论:应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取我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8日直至2016年2月11日,并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CT诊断),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MRI诊断),将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检出率86.96%(其中椎间盘游离患者有10例、椎间盘脱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膨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有10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MRI与CT诊断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价值向比较,MRI诊断具有多种优势,能显著提高椎间盘游离、椎间盘脱出、椎间盘影出、椎间盘真空现象检出率,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30例,2013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阶段,先后予以单一的CT诊断、单一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结果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相对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予以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大大提高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具有十分典型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