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在院前急救中对急性肺栓塞诊断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肺栓塞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高危组、非高危组各50例,两组患者发病早期心电图表现对比。结果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有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室上性心律失常、顺钟向转位、TV1-TV4倒置、aVR相应的R波振幅增加。与高危组相比,非高危组心电图往往在STV1、S1QⅢTⅢ及STV1均抬高,且相应的TV1-TV4倒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采用心电图加以早期诊断能减少其自身危险分层,具有临床诊断重要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院前急救 急性肺栓塞 诊断评估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8月到2018年5月之间的急性心肌梗死植患者共60例参与研究调查,以计算机的excel表格分配形式,将患者归类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共有患者30例,观察组在常规话的护理基础上优化护理流程,共有患者3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实际与住院时间,跟踪患者出院后的心率失常、发热、胸痛等并发症状况,对比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较短,住院的时间也相对较少,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的过程中,施行优化护理流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抑制,舒缓患者的病痛与心理压力,缩减治疗后的并发症几率,使得治疗的效果极大提高。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急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症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内科抗心力衰竭治疗,另予以研究组患者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3,P=0.012<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症内科治疗中除了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之外,还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3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QT间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很好,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律平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78%,常规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4.44%,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100%高于常规组的91.11%,两组对比,有一定差距(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治疗前、治疗时以及治疗后实施全方面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1例肺功能障碍需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清醒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情况,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患者术中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均稳定,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患者认知功能平均评分为(27.1±2.9)分,术后认知功能良好。结论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及病情的不同,加强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老年肺功能障碍 急诊手术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抢救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室收治12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0例研究对象昏迷原因构成、抢救结果、影响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120例内科昏迷患者中,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占据较大比例,分别占据35.00%、29.17%,经抢救后,病情好转37例,稳定60例,恶化9例,死亡14例,抢救率为88.33%,死亡率为11.67%;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原发性疾病种类、患者昏迷程度及发病后抵院时间,而与昏迷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容易出现昏迷,临床需加强抢救力度,尽量缩短抵院时间,提升救治率。

  • 标签: 昏迷 内科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也有了较大改变,医疗体制也在此背景下实施改革。其中安全质量管理更是医院服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急诊作为医院护理纠纷频繁的科室,常常面临生命垂危和病情复杂患者,因而该科室护理安全成为临床医疗管理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本文则从急诊室抢救室护理安全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完善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分析提高急诊室抢救室护理安全措施,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 抢救室 护理安全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室当中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两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急诊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不足,并于2015年11月开始实施危机管理,对两组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危急意识、工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危急事件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值,P值小于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危机,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护理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人急诊护理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 2017年 11月— 2018年 8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分和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32例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 32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急诊护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2例患者经过急诊护理干预后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2例患者, P< 0.05。 结论: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运用于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比较显著,同时能够获得较高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镇静安眠 中毒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医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进行分组,第一组50例行急诊内科治疗,第二组50例行常规治疗,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第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第一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明显优于第二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内科治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诊预检分诊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我院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标准进行分诊。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和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我院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标准进行分诊,在优化急诊就诊环境的同时,可加快分诊速度,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和意外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危重患者 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护士晨间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BAR沟通方式设计急诊护理晨间交班表格,组织培训,制定并实施护理交班流程。结果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从使用前的24.67%下降到5.33%;医护人员对年轻护士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从使用前的70.60%上升到85.41%,交班时间从使用前的21.33±5.32分下降到15.71±4.45分。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可规范急诊护理人员交班的流程,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使下一接班护士更加清楚病人的病情,及时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避免遗漏事情的发生。

  • 标签: SBAR 沟通方式 急诊护士 晨间交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骨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骨科中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具有较强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急诊手术 多发性创伤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等)。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舒张压控制水平和收缩压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显著,对病情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并发脑卒中 急诊患者 护理干预价值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法为基准。运用普通玻璃管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参照组,运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研究组,最后比对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结果经不同采血管后,研究组Glu、AMY、CK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对,组间差异产生,呈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结论检验结果中实施血清分离胶可以使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检验结果 血清分离胶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三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3.02日至2017.10.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为细菌组与混合组,对照组为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对比三组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菌组、混合组治疗前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都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菌组的后两项指标较混合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细菌组与混合组的三项指标都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