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随州市院前急救内科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为本地居民预防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总结2009-01~2011-12间,“120”急救中心受理出诊内科患者院前急救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出诊时间、疾病分类、月份分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年共受理出诊总例数6454例,男性3478人(53.89%),女性2976人(46.11%),以40岁—70岁年龄段为最多,0岁—20岁和大于80岁年龄段为最少,疾病种类前4位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25.27%)、心血管系统疾病(18.26%)、、急性中毒(13.74%)、呼吸系统疾病(6.70%).院前急救以1、8、11、12月份为多,高于月平均水平。出诊时间以700—2100为出诊高峰,100—700人数最少,呈现单峰样波动。结论地区院前急救内科疾病以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是急性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根据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针对性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急救预案,加强急救器材及装备。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培训。
简介:摘要在日常的医疗急救工作中,常会遇见危急、危重的各科患者,如何提高急危重患者院前救治的有效率、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既是急诊、危重病领域所面临的一项长期的医学任务,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课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60例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收治入院为观察组,42例患者未经院前急救护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我院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我院经过治疗后,通过治愈率、中残率、重残率、植物生存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到院内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实际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急救中配备的是常规急救护理团队,实验组在急救中配备的是专业的院前护理急救团队;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急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半年随访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诊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急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抢救时急救各环节的消耗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将纳入的50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以传统的救治措施进行治疗;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将纳入的56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患者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后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9.0%(5/56);对照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24%(12/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创伤治疗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转运后死亡率,临床意义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时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经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6例,按来院方式不同分为自救组(n=97)和急救组(n=109),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与预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比较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救组院外救治时间、急救时间、院内救治时间、入住专科时间[(8.3±1.7)h、(132.3±20.5)、(47.7±8.2)、(178.6±23.6)min]均较急救组[(6.2±1.4)h、(96.8±17.9)、(30.8±10.5)、(131.5±19.0)min]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救组患者呼吸不畅、脑疝及神经功能后遗症、死亡的发生率[42(43.3%)、35(36.1%)、58(59.8%)、27(27.8%)]均明显高于急救组[30(27.5%)、25(22.9%)、43(39.4%)、15(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缩短院前急救时限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