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国女子100米运动员在八运会上显示了前所未有好成绩,和七运会相比,前8名成绩的平均值提高了0.28秒。冠军成绩为10秒79,比上届冠军成绩提高了0.23秒,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排名1997年世界第二。为了使读者了解我国一线女子100米选手的技术现状,以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我们用录像解析系统对比赛录像进行了解析。由于现场拍摄条件所限,仅能就一两个方面的问题提供一些参数和意见,分析结果仅供参考。表1是本届比赛女子100米前8名的平均值和外国优秀运动员的比较。外国的数据为第24届和第25届奥运会女子决赛选手的平均值。由表1可见,我国运动员平均用近52步跑完全程,平均步长为1.93米,步长/身高均值为1.15左右,其步长/身高的均值为世界优秀运动员的94.6%。在此步长能力的基础上,其平均步频为4.66步/秒,步频×身高均值为7.790,明显高于世界优秀选手的均值。显然,我国女子100米选手和世界优秀选手的主要差距是步长能力的差距。表2是八运会女子100米决赛前3名和世界著名选手乔伊纳的一般技术指标的状况。在这里需特别指出,乔伊纳为较典型的步长型技术风格。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掌握其他国外优秀选手的数据,故只能和乔伊纳...
简介:《田径》2000年第3期刊登了《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一点探索》(以下称《探索》)一文,笔者对《探索》勇于向传统的短跑运动技术挑战,以期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精神表示肯定,但是,对其观点不敢苟同,并对其“创新动作”提出异议。一、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认识现代蹲踞式起跑技术,是在运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这一技术在世界范围被广泛采用,它既符合《田径竞赛规则》对短跑起跑的某些针对性的要求,又遵循了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由于两肩关节与两手支撑点连线向前的夹角小于90°,在运动员两手推离地面时,地面的反作用力分解为一个垂直向上的分力和一个水平向前的分力,前者具有使运动员抬体的作用,后者是起跑动力。运动员两手推地、两腿后蹬所产生的垂直反作用分力,以及背部肌肉收缩力,三者适当地协调作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并保持躯干适宜的前倾角15°~20°。二、对《探索》改变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异议从《探索》中可以看出,把现代蹲踞式起跑技术中“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动作去掉的理由,简而言之,是练习者在做这个动作时,产生了以脚为轴的翻转力矩,对起动有阻碍作用;两手推离地面需两臂屈伸,延缓了起动时间,分散了后蹬的注意力,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