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体位是术中患者的卧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3部分组成1。常用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侧俯卧位、俯卧位、截石位、坐位等几种位式。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1。处于这些体位的机体,腹腔内容物的重力性移位,肌肉神经的拉伸状态将有较大的改变。机体的神经,呼吸与循环系统对此将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但是,各类手术,不同手术体位的摆放,还有麻醉的共同作用下,机体的自身适应性调节能力是减弱的,失去了作出相应适应变化的能力。而丛神经损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手术体位 臂丛神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彩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 74例行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7例,对照组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传统盲探操作,观察组采用彩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药物剂量少、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较短,而镇痛维持时间及麻醉完成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07, t=4.410, t=3.025, t=7.975; P< 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379,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64, P> 0.05)。结论:彩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盲探法相比,可 减少局麻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延长麻醉维持时间,提高麻醉效果。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彩超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腋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8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ICBN56例,切除26例。结果保留ICBN的56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53例(94.6%),感觉异常3例(5.4%);而切除ICBN的26例中术后感觉正常8例(30.8%),感觉异常18例(69.2%)。结论乳腺癌腋窝清扫术中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肋间臂神经
  • 简介:四旋翼无人机已经进入了众多的应用领域,在国家建设以及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四旋翼无人机姿态及机身设计的文章较多,但是很少有带机械手臂的无人机。因此,本文采用了以往常见的无人机模型,设计出机械手臂,既能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平稳性,而且保证抓取东西的快速、准确性。本文不仅设计了无人机的整体形态,而且选择了适合无人机飞行的硬件设施,为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丛阻滞麻醉手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肱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I组患者神经阻滞前1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II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术后测定2、4、8、12、24h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最痛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II组VAS评分高于I组(P<0.01)。I组患者出现最痛时间较II组迟,持续时间较II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I组镇痛满意度高。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肱骨内固定手术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地佐辛 臂丛阻滞 超前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腋路双针法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小儿上肢手术患者,在腋路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局麻药,用量按0.3~0.5ml/kg给药。60例患儿均采用惠普多参数监护仪连续检测ECG、HR、SpO2。结果60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术中患儿患肢松弛,对手术刺激及止血带耐受良好。结论小儿经腋路双针法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特点,且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仅使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康复护理,而观察组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则采用运动疗法以及激光照射等康复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有再生神经电位和感觉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有再生神经电位和感觉功能。结论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康复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患者,男,16岁,因车祸辗伤致双上肢毁损2h于2007年2月入院。查体:右上臂自肘上5cm以远毁损,皮肤、软组织广泛撕脱挫烂,肌肉大部分缺损,骨折处及远段骨大段外露,前臂远1/3尚完整,创面被大量泥沙污染。左前臂远1/2毁损,创面污染严重。入院积极输血、补液纠正休克,急诊手术清创,右上臂残端修整,手术修整左前臂残端及右前臂远1/3,清创再植肢体并解剖保护尺、

  • 标签: 移位再植 双上肢 辗压伤 创面污染 手术清创 残端修整
  • 简介:摘要双侧对称性桥、大脑脚梗死为极其罕见的后循环梗死。本文分析了1例合并双侧对称性桥和大脑脚梗死的患者,并回顾文献,通过详细的病史资料及影像检查等明确病因。

  • 标签: 脑梗塞 脑桥 中脑被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对比传统麻醉、超声引导下麻醉的效果,分析超声引导的利弊。方法从2015年5月筛选患者,以手外科收治的择期或急诊手术患者入组,截至2016年12月,入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分组,传统组、超声组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手法解剖定位麻醉以及超声引导下麻醉,对比阻滞与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低于传统组,超声组超声组镇痛持续时间、阻滞效果Ⅰ级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与传统组麻醉满意度分级对比差、优率、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出现1例刺破血管。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丛神经阻滞麻醉相较于传统的麻醉方法,有助于加速阻滞起效速度,提高阻滞效果,但不会影响麻醉效果评价。

  • 标签: 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肌间沟 超声引导
  • 简介:对30例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术中可见桡神经挫伤18例

  • 标签: 伴桡 例报告 单臂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增龄对健康人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体检且结果为正常的8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划分为Ⅰ组(39岁以内)26例,Ⅱ组(40~60岁)25例,Ⅲ组(大于60岁)29例,对增龄与所选人群踝脉搏波速度影响进行研究。结果:Ⅰ组baPWV为(1414.19±136.87)cm/s,Ⅱ组baPWV为(1587.63±110.13)cm/s,Ⅲ组baPWV为(1997.76±203.45)cm/s。经分析baPWV与年龄呈强且为正的直线相关(r=0.700,P=0.000)。结论:年龄增高,脉搏波速加快,表明年龄与脉搏波速呈正相关性。

  • 标签: 增龄 健康人 臂踝脉搏波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弹力绷带护理法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骨外科5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分组,常规组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常规+弹力绷带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骨折复位肢体肿胀程度改善效果较常规组显著;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常规组的72%;研究组中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弹力绷带护理法后能够有效降低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肿胀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臂闭合性骨折 弹力绷带 护理 满意度 张力性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