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

  • 标签: 高校 非计算机专业 信息技术课 信息素养 教学设计 课程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工作坊情境教学在助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89名助产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观察组实施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采用技能考核、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的6项实训操作技能考核及总分成绩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对照组教学质量评价为"良好",观察组教学态度分值与对照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 标签: 工作坊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质量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动服务在产房工作中应用的实施效果。方法助产士主动对孕产妇提供服务。结果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增高,助产士的职业自豪感增强。

  • 标签: 助产士 主动服务 产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护理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各专业课程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医疗卫生人才。但目前的研究显示,大多课程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系统全面、行之有效的教学实施路径,尚需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革新“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体系,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本文就“课程思政”视域下护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课程思政 护理专业课程 建设
  • 简介:    摘要:思政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对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国家教育部门指出“教育不仅要从知识教授入手,还需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于此,课程思政在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若想使其在健康评估课程中发挥最大效用,教师就需掌握一定方法,所以本文就此展开相关探讨。

  • 标签: 课程思政 护理专业 健康评估
  • 简介:医学专升本作为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其教育难度和深度均高于普通本科专业,不但要求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再重复,而且应当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医学机能学教学应当针对专升本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以提高和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本文对本校专升本学生的医学机能学课程大纲、考试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机能学 专升本 教学改革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护理队伍学历层次以中专为主的现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面向21世纪社会需求,规划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已成为护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多种形式(函授、夜大、电大、自考等)成人学历教育发展迅速,但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一定问

  • 标签: 护理专业 函授“专升本” 课程设置 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
  • 简介:摘要课程开发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微型课程概念、特点以及近年来我们学校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微型课程拓展护理专业素质的实践。理论和实践证明护理专业微型课程开设既丰富和充实了课程体系内容,也是课程的本质体现,对拓展护理专业素质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型课程 护理 专业素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助产士培训 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7 月 -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产妇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产妇 60 例。对照 组产妇没有接受复苏培训的助产助产,研究 组接受经过复苏培训的助产助产。比较 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 研究组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R 、 HR 、 SpO2 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均明显升高( P < 0.05 )。 结论 助产士复苏培训可以有效地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复苏率和身体状况,具有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临床价值 。

  • 标签: 助产士复苏培训 新生儿窒息护理 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究产妇分娩过程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有关性。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的本院产科分娩产妇 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4例,分别采用助产护士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助产士护理方式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助产护理,有利于在产妇孕期进行相关助产内容的教育,从而有利于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减产程时间,保护母

  • 标签: 产妇 分娩过程 助产士 护理能力 分娩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实施助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新生儿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窒息新生儿50例分成两组,针对对照组25例新生儿实施抢救中开展基础性护理配合,针对观察组25例新生儿实施抢救中开展助产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患儿护理后的新生儿Apgar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康复出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过程中配合助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新生儿窒息程度,促进患儿预后及正常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助产护理 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Apgar 护理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采用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妇产程及产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分娩结局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通过对2013、2014、2015级中药专业毕业生及中药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岗位对中药专业的技能需求,从而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建议。

  • 标签: 中药专业 问卷调查 课程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的影响性。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产科的护理人员16人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对比研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人员8人在进行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之后对20例妊娠患者进行护理,而乙组人员8人不用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即对20例妊娠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人员的护理有效性。结果甲组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骨盆外测量、技术指导、四步触诊、阴道检查以及新生儿的脐带结扎的得分皆比乙组人员高,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比乙组患者高,数据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有利于提高助产护理的效果,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护理技能 强化训练 助产护理 影响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将气囊仿生助产仪用于产妇助产分娩中,对其助产效果及优势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产妇分组研究,1组行气囊仿生助产仪分娩,2组行常规助产分娩,对两组助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SAS、VAS评分相差不显著,1组干预后SAS、VAS评分与2组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1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与2组相比,相对更短(p<0.05);1组自然分娩率为93.75%,与2组66.67%相比,相对更高(p<0.05);1组产后出血率、羊水污染率均为2.08%,与2组14.58%、16.67%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气囊仿仿生助产助产效果理想,可减轻产妇疼痛、缓解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仪 助产效果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助产士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助产护理对分娩质量因素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生育的产妇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75例,给予参照组产妇提供常规的产科护理,给予研究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由助产士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陪护,将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妇情绪汉密尔顿评分、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并对此作出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的率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生产总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助产护理对于产妇分娩质量因素有着积极的影响,不仅提升了自然分娩的概率,还减少了分娩的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助产护理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分娩质量受到助产士以及助产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到本院接受分娩护理的320名产妇资料开展分析,根据在产妇分娩时候的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实验观察组以及常规对照组,其中实验观察组使用联合助产护理,常规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护理,每组160名,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的具体效果,研究助产护理对于分娩质量的作用。结果实验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比率、产程、产后出血量、Apgar评估分数、抑郁评估分数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助产护理有利于缓解其紧张状态,对于保证产妇顺利分娩,婴儿健康,减少生产风险以及促进产妇的分娩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娩质量 助产士 助产护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助产士护理对于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10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助产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实施助产助产护理可明显提升分娩质量,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助产士 助产护理 产妇分娩质量 影响